图说:参观者体验uisee驭势无人驾驶汽车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摄(下同)

从安保到服务、从教育到医疗,机器人已经全方位进入生活,成为上交会的亮点技术和产业。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技术贸易展会,为期3天的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今天上午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来自全球的顶级技术聚集展会,打造科技与资本、服务和市场对接的舞台。

图说:OLLY视觉交互个性机器人

机器人云集上交会

“宝宝最近吃的有点多,胖得都挤不过去啦,你能让一让吗?”在云迹科技的展位上,机器人云帆的一番话,引来围观群众大笑。在上交会现场,云帆和观众进行着智能语音对话,介绍上交会的最新讯息,还能导览指引。

云迹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支涛告诉记者,云帆已经进入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等多个场景工作。“通过内置的10余万条法律信息,帮助法院工作人员导诉、立案,还能通过它给法官留言。”

另一台“跑腿送物机器人润”则在酒店、公寓、写字楼等找到了“工作”,提供运送物品、迎宾带路和信息宣传的服务。在其已经进驻的如家精选酒店里,润可以带着客人点的外卖,自行乘坐电梯,来到客房门前后拨通电话,语音提示客人开门取餐。根据云迹科技的统计,24小时在岗的润如果一天服务30次,每次8分钟,一年下来可以节约人类服务时长86400小时,等于180个工作日。前不久它还“入职”了韩国首尔的酒店,首次迈向海外。

上海方立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室外巡查机器人,则拥有智能巡查、发现、处置等能力,可以重点替换夜间巡逻岗,力求达到时间无间隙、监控无死角、处置无延迟的目标。“不管是什么天气,它都可以在室外巡查,实现声光报警、警告喊话和噪声驱离等功能,处置非法入侵,进行拍照录像。机器人还具有自身状态检测的能力,包括自动测绘环境和规划路线。”

上海大学带来的康复机器人iReGo则能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使其获得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上海大学教授郭帅介绍,目前我国有1100万脑卒中幸存者,80%适合购买个人工康复机器人。但国外的高端康复机器人占据主要市场,动辄百万级的售价使得大多数患者无力承担。而iReGo是一款面向家居训练的、价格低廉的小型助行训练机器人,可以完成高端康复机器人80%核心训练,其游戏训练模块可以提高患者的参与度。

图说:find智能钢琴可让爱乐者在家学钢琴

多次参加上交会并不断升级换代的小i机器人已经在应用市场“如鱼得水”,记者了解到,国内大多数的银行、证券、保险企业都是小i的客户。在建行发布的统计数据中,由小i提供技术支持的智能客服系统“小微”三年累积服务用户人次达10亿。而在智慧医疗方面,“一妇婴小依客服机器人”、“ 仁济医院智能问讯机器人系统”已经上线,患者可以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渠道询问就医相关问题,完成分诊、挂号等服务。

图说:展商现场演示胶囊胃镜机器人

从“刷脸”迈向“识人”

近年来,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技术正走向成熟,参加上交会的云从科技介绍,他们已经研发出了火眼人脸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系统,为公安部抓捕嫌疑犯提供技术支持。

“发生案件后,利用‘以图搜图’对嫌犯进行身份确认,随后针对道路卡口、重点场所的搜索得到嫌疑人轨迹,发现他后进行实时报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统可以24小时运转,已经在24个省上线实战。

而云从科技在行人再识别技术上的突破,让中国国产人工智能技术即将从“刷脸”跨到“识人”的新纪元。这项技术在Market1501,Cunk03,Duke三个数据集刷新了世界纪录,其中最高在Market1501上的首位命中率达到96.6%,让行人再识别技术在准确率上首次达到商用水平。“行人再识别技术是目前视频监控的热门研究方向,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技术。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对无法清晰拍摄人脸的行人进行跨摄像头连续追踪,增强数据的时空连续性,在零售商超、公共安防、图像聚类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今年3月,云从科技还与津巴布韦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津巴布韦的机场、安防等领域引入人工智能项目。这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出口到非洲,也是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

智能毛巾能变色

沾染到了油脂、汗液的地方变成红色,用肥皂洗干净后又恢复成蓝色,记者在上交会上看到了首款可以感知清洁度的智能毛巾。上海捻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文斌告诉记者,这款智能毛巾采用其自主研发的生态感应技术,该项技术跨越微生物学、纺织材料学、染整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让使用者对纺织品的清洁度有直观感知,提醒人们及时清洁,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当一定量的污染源,如油脂、汗液和细菌代谢物等,沾染生态感应织物后,纤维表面的分子结构将发生重新构象,进而触发织物颜色的转变。”除了可以应用在毛巾上,床单、婴童服饰、内衣物等对清洁度要求较高的纺织品上都可以应用。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