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 1926 年 3 月 12 日經歷了大沽口事件。作爲遊行學生中的一員,他親眼看見許多同學被段祺瑞政府軍警的槍擊中,倒在血泊裏。死裏逃生之後,滿腔憤怒的他在恩師的提點下明白了科學與愛國緊密相關,於是暗下決心:獻身科學,走科學救國的道路,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不再受到凌辱!

對自己許下的科學救國的諾言,他用了一生來實現。曾有人這樣評價他的成就:"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乃至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

他在學生時代就曾有過與諾獎擦肩而過的經歷。在 1953 年至 1956 年,他領導建立了宇宙線實驗站,使我國宇宙線研究進入國際先進行列。三年後,他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和研究所領導一個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把人類對物質微觀世界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正當人們把他看做諾獎的有力競爭者之時,由於國家急需組建自己的核武器研製專家團隊,他毅然放棄原先的研究領域,隱姓埋名 17 年,到到西北核武器研製基地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在嚴重缺氧的高原上,年逾花甲的他經常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地工作。對每項技術,每個數據,每次實驗的準備工作,他都一絲不苟,嚴格把關,保證了一次一次實驗的成功。

他,就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 兩彈一星 " 元勳,王淦昌。

敬請觀看本期科技名家風采錄——《走到諾獎門檻的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的高徒王乃彥將爲您講述王老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