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殲-20已經正式服役並且開始大規模列裝。殲-20機身流暢優美的曲線,吸引了無數人爲之着迷。在現役和在研的所有隱身戰機中,殲-20的機身長度和長徑比都是最大的。那麼,我國爲什麼要設計這樣一款戰機呢?這樣的設計背後有着怎樣的性能指標和限制因素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逐一進行說明。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第一,雷達性能需求。目前,高性能戰機大都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殲-20也不例外。決定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TR組件的數量。當然,TR組件數量越多,雷達天線直徑也就越大。由於F-22和F-35超高隱身能力帶來的巨大壓力,殲-20戰機在設計時非常注重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因此,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天線直徑就比較大。雷達天線直徑大就決定了容納雷達的機頭雷達罩直徑大。這樣,處於對機頭線條流暢的考慮,殲-20的機頭不可避免的被加長。從圖片可以看出,殲-20的頭部看起來特別修長。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第二,進氣道設計帶來的限制。無論是攻擊還是攔截,戰機的前向隱身能力都非常重要。影響戰機前向隱身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動機的進氣道。爲了獲得更好的前向隱身能力,殲-20的進氣道設計可謂是做到了極致:DSI+S型進氣道。DSI鼓包和S型帶來的曲度都會帶來機身長度的增加。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第三,對速度的追求和發動機的限制。我國國土面積遼闊,這就要求戰機具有較高的飛行速度對特定方向進行快速支援。但是,我國的發動機卻是最大的硬傷,長期以來不能滿足戰機性能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殲-20只有增加長徑比,減小跨音速和超音速時的阻力。但是,這樣的設計是以犧牲戰機的機動性能換來的。不過好在,殲-20的機動性能足夠好,可以進行一點折中。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那些決定殲-20機身又細又長的設計指標和限制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