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北路面標識改用“簡體字” 島內熱議:要統一了?

臺北路面的“機車入口”標識。(圖:臺灣《聯合報》)臺北路面的“機車入口”標識。(圖:臺灣《聯合報》)

  海外網8月30日電 近日,臺北街頭一處地面標識引發島內網友熱議。地面上“機車入口”四個字原本應該用臺灣民衆習慣的繁體字(即“機車入口”)標註,而地面上的“機”字卻用了簡體。不少網友表示:“是不是要統一了?”

  據臺媒報道,該標識位於臺北101大樓與世貿三館間,通往機車(臺灣地區用語,指摩托車)停車場專用道路的柏油路面。從高空往下看,簡體字的標識格外顯眼。不少島內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熱議並猜想“臺灣要開始統一了嗎?”

  簡體字事件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吸引臺灣網友討論,也挑動了綠媒的敏感神經。

  更多的網友看到新聞後表示“一頭霧水”,並表示,“這些簡體字,臺灣用了幾十年了,和統一不統一扯不上什麼關係,尤其是路上的標識,好懂最重要!”

  也有網友諷刺綠媒的報道,“看到簡體字就玻璃心碎一地,笑死”。

  也有一些網友調侃道,“很好呀!省得統一之後,再浪費錢(修改)”。

  針對簡體字一事,有臺媒專門聯繫了臺北世貿展館營運單位外貿協會。該機構指出,由於機車的“機”字繁體字筆劃較多,在道路地面上刷漆時,油漆的面積太過龐大和密集。如遇天氣不佳,容易導致輪胎老舊、胎紋深度不足的機車司機滑倒。因此,馬路承包商基於安全考慮,決定採用簡體“機”字。

  外貿協會回應時特別強調,若真的有意要使用簡體字,應該連同“車”字一併寫爲簡體字,此事件純粹是以機車族的安全爲考慮,無關任何政治因素。

  爲什麼一處小小的簡體字能夠引發島內熱議呢?這讓海外君回想起不久前的另一件事。

  7月,臺南曾發生地震,餘震不斷期間,島內民衆就連聽到爆炸聲,都直呼“以爲解放軍打來了”。究其原因還得怪民進黨當局。

  自從蔡英文當局執政以來,“統一”、“武統”似乎成了島內的高頻詞。國臺辦曾指出,大陸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沒有改變。之所以造成最近兩岸“武統”聲浪升高,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臺灣島內日益猖獗的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活動。

  臺媒也認爲,民衆的反應值得深思。兩岸關係不斷惡化的條件下,臺灣民衆心裏深深的恐懼和不安。如果兩岸關係不緊張,臺灣民衆根本不會有這種擔心。蔡英文和民進黨如果真爲臺灣好,就應該放下敵對心態,停止對“統獨”意識的操弄,以臺灣民衆安全福祉爲念,好好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否則就是與臺灣廣大民衆爲敵,最終將被臺灣民衆徹底唾棄。

責任編輯:張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