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微信公衆號|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NO.70 昆吾南遷是何故

文/圖/輯|寒山憶雪

上節我們說到,公元前1685年左右,第六代夏王不降繼位,此時的夏王國在東方重新確立了霸權,於是夏王得以將目光轉移到西部。

不降在位第六年,公元前1680年左右,夏王軍隊征討臨汾盆地,打敗了入侵那裏的古戎狄人,收復了臨汾盆地。

此後,夏王將王都遷到運城盆地,繼續對戎狄作戰,並鞏固消化新「收復」的領地。不降之後,扃、廑、孔甲三代夏王也常駐「西都」,史籍(傳說)稱之爲「西河」。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但就在夏王國經略的重心放在西部時,王國東北方的方國卻正在迅速壯大崛起,並開始威脅到了夏王國的霸權。

不降死後,夏王扃即位,扃死後,夏王廑繼位。夏王廑在位的第四年,大約公元前1605年,夏王國的東北方發生了一件大事。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王國的東北方,是汴洛地區以北的濟水北岸。這裏是河北夷己姓方國的領地。先夏國成爲中土的霸主之後,己姓方國一直是夏王室最親密的盟友,更有可能是同宗,或者是穩定的聯姻關係。少康復國之後,己姓方國成爲夏王國的諸侯,其中的代表就是昆吾、韋、顧等國。

昆吾的都邑在河濟平原西南部的帝丘,現在的濮陽市一帶。韋國在昆吾西南,現在的滑縣東南部一帶,顧國在昆吾東南,現在的甄城一帶。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在夏王國中前期,夏文化(二里頭文化)的範圍只擴張到洛陽以北的河內西部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焦作西部,濟源、孟縣一帶。而焦作東部、安陽、濮陽地區,是後崗二期文化的後續——下七垣文化輝衛類型。

而在漳河以北,現在的邯鄲、正定(石家莊)一帶,則分佈着後崗二期文化的另一種後續文化——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下七垣文化漳河類型,就是商族先民的文化。此時的商族先民,我們可以稱之爲「先商人」。

公元前1605年前左右,先商部族突然南下攻打己姓方國,打敗並驅逐了昆吾、韋、顧等方國。由於此時夏王國的核心力量都放在了晉西南的汾河盆地,己姓方國無法得到夏王國足夠的援助,導致其中的昆吾、韋、顧等方國戰敗。

不過夏王廑雖然沒能及時援助,卻可以給戰敗的三個方國提供安置地,避免他們被先商部族完全吞併而亡國。在這種情況下,三個方國遷徙到濟水以南的嵩山東麓地區,韋、顧兩國在現在的鄭州滎陽一帶重新復國,昆吾則遷徙到了兩國的南側,現在的新鄭一帶,這便是史籍記載的「昆吾遷於舊許」。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在這場戰爭之後,先商部族佔據了己姓方國東北部的領地,現在的安陽濮陽一帶,他們的先商文化也從漳河以北的冀南地區,擴張到了豫東北一帶(下七垣文化鹿臺崗遺址),在今開封一帶隔濟水與夏王國的領地直接接壤。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這對於夏王國來說,無疑是非常重大的「國際形勢劇變」。按理說,夏王國應該把目光轉移到北部,集中力量應對先商部族的威脅。

但夏王廑並沒有這麼做,他仍舊坐鎮「西河」,他的繼任者夏王孔甲,也仍然繼續經略西方,對付西北方的古戎狄人,似乎對先商的威脅不以爲意。

兩任夏王都如此作爲,是有現實原因的。事實上,先商雖然打敗驅逐了夏王國最重要的諸侯,佔據了豫東北地區,並與夏王國直接接壤,但形勢並沒有到非常危急的關頭。

首先,先商驅逐昆吾之戰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河內地區的己姓方國,比如溫國、董國等,依然固守着領地,隔開夏王都所在的洛陽盆地與先商新佔領的豫東北地區。

而在東方,昆吾、韋、顧三國重新安置在嵩山以東的鄭州許昌地區,固守夏王國的東方門戶,先商部族也無法從東方繞行直接攻打洛陽盆地。更主要的是,在鄭許以東的豫東地區,還有葛國、辛國這樣的夏王國諸侯,強大的風姓方國阻擋在濟水南岸,使得夏王國的外圍有增加了一道屏障。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其次,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此時的先商部族,並不是一個多麼強大的部族,他所擁有的領地僅僅是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多萬人,只有此時夏王國直轄領地和人口的四分之一,以至於50多年後商國滅夏以後,需要將冀南地區幾乎所有的商族人都南遷到中原地區,才能鞏固新佔領的領地。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所以先商攻昆吾之戰結束後,看似形勢嚴峻,但在當時的夏王國眼裏,無非是化外戎狄侵擾屬國,僥倖戰勝才奪取了昆吾的土地罷了。這就猶如2000多年後,同樣在安陽地區的衛國被赤狄攻滅,強大的齊國只是幫助衛國在黃河東南岸的帝丘復國,而不擔心赤狄能攻滅齊國一樣。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夏王國依然把重心放在西部,繼續鞏固臨汾盆地,對付晉陝北部的古戎狄人。

大約公元前1600年,夏王廑去世,他的堂弟夏王孔甲(夏王不降之子、夏王扃之侄)即位。

商國進攻夏朝諸侯,夏王爲何置之不理?

根據史籍記載,夏王孔甲在位九年,《竹書紀年》《左傳》《史記》等書都相對詳細的記載了孔甲信鬼神的特點,以及「養龍」的一段趣事。

簡單來說,就是孔甲虔誠的信奉宗教鬼神,神明賜給他「乘龍」,雌雄各一,夏王國沒有人能飼養,而古唐國貴族後裔劉累,曾經向「豢龍氏」學習過養龍的技術,因而被孔甲任命養龍。但劉累卻將「龍」養死了一隻,瞞着夏王將「龍肉」烹煮並獻給孔甲喫,後來孔甲追問「龍」的情況,劉累自覺無法交待,而舉族逃亡。

對上古史記載筆墨吝嗇的史籍,不約而同的詳細描述了「孔甲養龍」這段事情,我們都知道,龍是虛擬的神獸,自然界中並不存在,那麼夏王孔甲所養的龍,究竟是什麼動物呢?

而史書爲什麼又着重記錄這段故事呢?下節繼續解讀。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