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便民工程的服務對象爲廣大人民羣衆,服務人員包括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政法機關曾從事審判、檢察、法律服務管理等業務工作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師生及其他從事法律事務的非公職人員等可提高質量法律諮詢的人員。“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是指通過117個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418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組織專業法律服務團隊。

山西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解決羣衆法律疑問

5月22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山西省全面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羣衆有法律問題可到當地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或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諮詢值班法律服務人員,獲得免費解答。

“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是指通過117個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418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組織專業法律服務團隊。爲人民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免費諮詢服務。

據瞭解,便民工程的服務內容共有五項。提供法律諮詢,就羣衆提出的法律問題作出解釋、說明,提出建議或解決方案。

開展普法宣傳,圍繞徵地拆遷、土地權屬、婚姻家庭、入學就醫、社會保障等重點問題向羣衆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基層羣衆法治意識。

協助人民協調,人民調節組織遇有重大、複雜、疑難的矛盾糾紛,值班人員積極配合提出法律意見並協助人民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

開展法律援助,服務過程中遇到羣衆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時,及時引導幫助困難羣衆獲得法律援助。

參與化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特別是羣體性信訪案件的化解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盡最大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便民工程的服務對象爲廣大人民羣衆,服務人員包括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政法機關曾從事審判、檢察、法律服務管理等業務工作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師生及其他從事法律事務的非公職人員等可提高質量法律諮詢的人員。

山西省司法廳副廳長翟新山表示,“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把羣衆路線與法治方式結合起來,是推進法治山西建設的重要着力點和突破口。免費法律諮詢解答的過程就是法治宣傳教育的過程,是促進人民羣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實踐過程。

如出現值班法律服務人員喫拿卡要、違規收取服務費、不能正確履職導致問題惡化、被有效投訴兩次經查證屬實等情況,將予以通報批評並取消值班資格,並根據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或行業處分。

據悉,便民工程正式推行一個半月以來,山西省共解答羣衆法律諮詢1.3萬人次,開展普法宣傳913次,協助人民調節342次,引導羣衆獲取法律援助567次,羣衆滿意度達99.3%。(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