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种茶、制茶、饮茶大国,其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多采,博大精深,举世公认。而谷雨新茶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谷雨新茶又称“雨前茶”。我国茶叶分红茶、绿茶、砖茶、花茶等,但以红、绿茶为主体,其中尤以绿茶为“雨前茶”上乘。“雨前新茶”正值早春初发,叶芽稍礴,清香、鲜嫩、色碧、味透。另外,茶树多与果树丛生间种,如著名的龙井茶和碧螺春都是与花果柑、桔、杨梅、梅子等间种,早春谷雨时采摘此茶还具有花果香味。茶叶中所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比其他季节采摘的茶叶高。

可见人们争相伙“雨前茶”是有道理的。然而,“雨前茶”采摘与加工都要比其他季节的难度大,以碧螺春茶叶为例:谷雨前便开始采摘,每个头“一旗一枪”不超过2厘米时开始采摘,此茶芽称为青头,500克碧螺春约需6万个青头,难怪茶农称“雨前茶”为“功夫茶”、“心血茶”。

制作时难度大、要求高、功夫深。要先温杀青,旺火烧至锅心发白,迅速将青头投入锅中,不时搅动抛洒,以利水分挥发,直至略失光泽,手感柔软,然后趁热揉搓成条索形,边揉边抖,不使成团,再搓团显毫。为使茸毛显露丁条子硬挺,此时火候要求甚高,时旺、时低不断变化,手法技巧要求更高,成败往往在此一举。待稍感触手即可起锅,这时的碧螺春蜷曲似螺,幼嫩整齐,茸毛遍体,条索约约如凝脂。

“雨前茶”不仅采摘、制作极为讲究,即便是饮茶也有一番讲究。谷雨这一天,除家庭饮“雨前新茶”之外,还有结伴饮新茶、添乐趣的饮茶风俗,故民间有“三月茶社最清出”的说法。这一夭的各地茶馆也装饰一新,迎接茶客。茶友们相约聚在一起喝一盅清香高雅的“雨前茶”,交谈各自的饮茶经验。旧时的一些文人推士饮“雨前茶”,讲究一观二品三思。一观,茶叶冲水后渐渐下沉缓展,接着徐徐舒展,上下翻飞,情趣盎然;二品:茶色银澄碧绿,幽香芬芳,入口由涩转甜,喉清心爽,回肠荡气;三思:品后闭目回味,凝思遥想,似见湖面烟波浩渺,渔帆点点,恍然如游神,富有诗情画意。

据说,宋代诗人苏子美,就是在杭州西湖畔,水月坞畅怀豪饮雨前茶后,诗兴大发,留下了三访水庵一诗,为后人传诵。另外,谷雨结伴饮茶,不仅品尝雨前茶的美味,更可品尝到美味的茶点小吃。如北京的颐和园、天坛茶馆都有宫廷糕点,或京式饽饽大八件、小八件应市茶客,大有皇家之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