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建立秦朝開始,到清王朝的滅亡,在這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當中,其中爆發了無數的農民起義,原因在於“官逼民反”,在這麼多的農民起義當中,只有少數農民將領能夠成功,其中大多數都成爲了別人的嫁衣。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發生於秦朝末年,稱爲“大澤鄉起義”,他們的首領是陳勝吳廣,在一次任務當中不能按時間到達目的地,於是殺了看守的軍官,發動起義,隨着起義軍隊的壯大,各地紛紛響應,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本來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爲何陳勝吳廣起義最後會敗的這麼快,於是有人分析認爲,陳勝吳廣他們變了,變得驕傲自滿,加上起義軍內部又很多矛盾,不夠團結等,但這都不是他們失敗的根本原因,項羽的亞父說過一句話,指明瞭陳勝吳廣失敗的根本原因。

這句話只有10個字,就是“不立楚而自立,其勢不長”!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在陳勝稱王以後,他的國號是“張楚”政權,表明就是延續楚國的意思,在秦始皇滅六國當中,楚國人是非常恨秦國人的,有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

雖然陳勝建立了楚國,但不是楚國人後裔來當楚王,而是自己做了楚王,這對於楚國人來說,陳勝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對陳勝極爲不服氣。古人講究“師出有名”,這對於打戰是非常重要的,戰國時期雖然常年混戰,但是禮儀還是要做做樣子的,看看曹操以“挾天子以令諸侯”,而陳勝就破壞了規矩。

陳勝吳廣起義到滅亡,誰也沒有想到會敗的這麼快,如范增所說,不到半年,陳勝和吳廣就先後去世了。陳勝和吳廣是第一個喫龍蝦的人,但是他們往往都是先驅,但是起碼他們風光了幾個月,不枉此生。

從古至今,有這麼多農民起義,他們都是率先稱王稱帝的農民起義軍,不管是陳勝吳廣,方臘起義,李自成起義等等,他們最後都失敗了,槍打出頭鳥,不是沒有道理,率先起義的農民軍,他們的經驗可以爲後者積累經驗。朱元璋最後能夠成功,他的這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對自己幫助很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