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汉朝末年的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还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作家,与两个儿子并称三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主席词《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遣篇。潇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指的就是曹操及其文治武功。

​但小说《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而是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深恶痛绝,大加挞伐。小说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曹操的狡诈与残暴,谋略与才干表现的淋漓尽致。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真是坏事干尽。然而,他却千方百计把自己装成好人。他打着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东征北讨,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实力,却标榜自己是为国家出力。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为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弄割发权代首的把戏。

​所以,《三国演义》做为文学名著,其高明之处在于没有把曹操写成一个浅显的,一眼就可以看穿的坏蛋。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变幻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通过这些,很多读者甚至喜欢上了曹操。赤壁大战,曹操横槊赋诗,尽显文武韬略,英雄气概。特别是当杨修谈及曹操所著《孟德新书》,张松诈云西川小儿亦能背诵,曹操误认为自己的书与古人暗合,马上扯碎焚毁。看到这里,谁不为曹操的治学严谨态度和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所感动呢?谁不为小说《三国演义》的精彩描写而拍案叫绝呢?其实,名著的魅力就在于能为读者提供广泛的想象与发展空间,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曹操形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