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我國各種大學排行榜上,學科齊全的“巨無霸”高校比較受歡迎,在國外的排行榜上,理工科、醫科院校成了“香餑餑”,但是不管是國內的排行榜還是國際排行榜,人文社科類高校的排名總是“慘不忍睹”。我國錄取分數超高的兩財一貿、中國政法就是“受害者”,有着“第二黨校”的中國人民大學也是。人大這所高校可謂是十分突出,其曾超清北,人稱“第二黨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很高,六成以上都進入“體制”內。

人大源於創建於延安的陝北公學,辦學歷史雖然不及湖大的千年和清北的百年,但是在幾十年的辦學歷程中依舊打出了自己的名氣,在人文社科領域影響力驚人,僅次於北大。其實人大曾經是北京地區高校的NO.1,當年北京高校有人北清師之說,人大排在第一位。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當年剛開始最想去的學校就是人大,然而因爲一些問題,人大不要他,最後他纔去的北大,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當年人大影響力之強。

人大被人稱爲“第二黨校”,這主要是因爲人大的政界戰友多,在我國衆多高校中,人大畢業生進公務員隊伍的比例也是最高的,2018年人大畢業生公務員率超過17%,碩士畢業生更是超過20%都進入了各級黨政機關。每年畢業季,各個省份的省委組織部都會從人大引進“選調生”,這些“選調生”一入職就具有公務員身份,而且起點很高,大部分在基層鍛鍊幾年後都有機會進入省級機構工作。人民大學畢業生熱衷於進國家單位,超過65%的畢業生進入“體制內”。

作爲人文社科牛校,人大的法學、經濟學、金融學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人大的人文社科評估數據十分霸氣。在高考錄取中,人大的錄取分數一般都在全國前5,在部分省份錄取分數僅次於清華、北大,人大最熱門的財政金融學院,能進入這個學院的高中生基本上分數都過了清北的錄取分數線。人大的理工科專業很少,醫科、農科沒有,這也導致人大被人稱爲“一條腿走路”的高校,排名受到影響,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人大的吸引力,正所謂“一招鮮喫遍天下”,人大靠着自己的人文社科實力足以吸引優秀生源。有人說人大和清華合併就能在世界稱霸了,雖然這有些不現實,但是平心而論,如果這兩校合併,那在國內真的是沒有對手了。

對於畢業後想進入政界的高中生,人大是個很好的選擇。如果想在理工科有所作爲,那麼人大或許就不那麼合適了。我國如今已經步入了一個新階段,人文社科的重要性越來越凸現,人民大學以後的地位只會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