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那里,书面语和日常口语是相互分离的。

写在纸上的是文言文,而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交流中,人们说的话无论是从用词用字上,还是从语法上,都与书面的文言有着很大的区别。

比如,《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小说用的就是白话,唐传奇、《聊斋志异》等用的就是文言,那些古代文学大家们写的文章,以及皇帝下的诏书,臣子上的奏章,同样的也是文言,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很大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没有人在生活中也讲文言呢?如果讲,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北宋时人李淑,字献臣,是著名的藏书家。12岁时即得到宋真宗赏识,赐童子出身,试秘书省校书郎,后来更是得到寇准的推荐,最后官至龙图阁学士、馆阁校勘。

总的来说,李淑的一生基本都是在与书籍打交道。陆游就说他“本朝藏书之家独称李邯郸公、宋常山公,所蓄皆不减三万卷”——李淑是邯郸人,所以世称李邯郸。

读书读多了,就容易“掉书袋”,话也不好好说,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好为雅言”。

有一次,李淑的朋友孙次公罢官后从陕西回京,先派了个属下打前站。

当时李淑正在郑州,回京城开封要先经过郑州,这位属下原来也在李淑的手下当过差,所以就在郑州停留了一下,来拜见李淑。

故吏来访,李淑非常高兴,就想着留他吃饭,但又不知道对方在路上是不是刚刚吃过,便问道:“餐来未?”

“餐来未”,意思就是“来的时候吃饭没有”,可这故吏没听明白,以为他是问孙次公来没来,便回答道:“我离开长安的时候,孙公已经开始打点行装了,想必这时候应该在路上了吧。”

李淑见他没听明白,便解释道:“不问孙待制,官人餐来未?”

前半句是听明白了,后半句还是没听明白。

对于下属来说,没有比老是听不明白领导的话更令人沮丧的了——想问,又不好意思问,想回答,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脑袋里飞快地想了想,故吏突然想到,当时俗语里边经常把挨打称作“餐”——吃打和吃饭,都是“吃”,都是“餐”——于是便老老实实回答道:不瞒先生说,去年还曾挨过十三棍的打呢。

李淑听了想笑,又不好意思当着人家的面笑,便掩口说道:“官人误也,问曾与不曾餐饭,欲奉留一食耳。”

估计这时候故吏脑袋里有一千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你早这么说我不早就明白了么!

而且,你还好意思笑,好好话不会好好地说,是你该被别人笑好吧?

明朝时的昆山人周用斋也是个喜欢“雅言”的人。

他还是个路盲,只要遇到岔路,他就搞不清自己该往哪里走。每当这时,他就在路边拱手站立,见有人来,便说两个字:“问津。”

“问津”,就是问路的意思,可是普通人不明白啊,所以,大部分人都把他当个傻子,不去理他。

个别看他可怜的,仔细听上几遍,以为他说的是口渴了,想找点水喝,便指指水井所在的地方——所以,周先生出门从来没渴着过。

现在这么说话的少了,但动不动就掉掉书袋,满口书面用语,总能有办法把别人绕晕的人,仍然不少见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