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瑪,淨化心靈的三色陽光

文圖/劉志強

對於一個地方,我們只有達到,才能感受她的魅力。中國如此,青海如此,而班瑪縣也是如此。

每個人都有熱愛自然的一面,都有喜歡行走的愛好。其實,行走就是一種修行,在行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這也是一種生活。

也許你走過了大山名水、江南小鎮,但是有一個地方你不曾到達。這個地方的名字叫做班瑪縣。

班瑪縣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屬於青海的“南大門”,離西寧市780公里,果洛州府大武鎮315公里。也許是離西寧城市太遙遠,這裏還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一個微風徐徐的早晨,我便坐上了開往班瑪縣的車子。我說,我要去班瑪,這個被稱之爲果洛州的“小江南”去走走。一同的還有我的幾個好朋友,他們也是聽說班瑪的人文環境和大美風景之後決定去走走的。我想,我找到了知音。

車子在路上搖啊搖,走啊走。終於,就在我們迷迷糊糊的時候,司機師傅說,快看,那裏的風景美不美。我們被一聲豪爽的聲音震醒了,原來,我們已進入了青海的大草原。在金黃色的大草原上,潔白成羣的牛羊在那裏喫草,在雪山腳下,遠處黑點點的犛牛在那裏行走。時值金秋,草原上的草變成了金黃色,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刺眼的光芒。我說,我愛這裏,愛這裏的一草一木。

怪不得有人說,在草原上行走是一種快樂,是一種隨心所欲的放鬆。看來,這是真的。我打開車窗,任憑帶有寒冷的微風往車內吹,雖然有些涼意,但那也是一種享受。

在經過了12個小時的顛簸後,我們終於達到了班瑪縣。這是一座用三色做成的小鎮。

因爲當晚夜色已深,我們無法看清她的臉龐,只有等待第二天的清晨。一天的疲勞,讓我們有了沉重的睡意。但是,在睡覺前,這裏的主人會給你敬上甘甜可口的青稞酒。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驅趕疲勞,夜裏睡個好覺。

一座城市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感受他們的心跳,以及實實在在的美麗。班瑪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羞澀中包含着大方,優雅中隱藏着含蓄,美麗中體現着可愛。

有人說,班瑪是金色的,有人說,班瑪是綠色的,也有人說班瑪是紅色的,甚至有人說班瑪是三色的。無奈,到底叫什麼好呢?最後,大家一致認爲班瑪還是叫“三色”更爲恰當。其實,我也喜歡這樣的叫法,更喜歡這樣的字眼。班瑪縣縣長夏吾傑也說,班瑪是三色的,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

去班瑪,一定要到紅軍溝去走走。因爲,那裏曾經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至今,在亞爾堂鄉子木達溝口的石崖上,紅軍當年書寫的標語“北上響應全國抗日反蔣鬥爭”十二個大字保存完好、歷歷在目。因此,子木達溝也叫“紅軍溝”。目前“紅軍溝”已成爲班瑪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主要的紅色旅遊景點之一。2005年班瑪縣修建了紅色旅遊展覽館,使之成爲我省第二個紅色旅遊紀念館。班瑪縣在紅軍溝景點的基礎上,新增紅軍泉、紅軍路、紅軍墓等景點,爲旅遊帶動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班瑪,藏語意爲“蓮花”,也就是蓮花盛開的地方。它是“三果洛”的發祥地,是果洛藏族人民的老家。就果洛而言,班瑪縣藏傳佛教寺院最多,而且大多數寺院建築歷史悠久、特色獨具,藏傳佛教文化在果洛州有一定的影響。全縣共有藏傳佛教寺院23座,分屬三種派系,即寧瑪派、噶舉派、覺囊派。在近八百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果洛三大部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演繹着果洛藏民族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民族史詩。

行走在馬柯河的身旁,河流從我們的身邊流過,而聽着淙淙的水聲,我們彷彿聽到了來自久遠的聲音,“好嗎?這裏是行走和淨化心靈的好地方。”

這裏有青海最大的原始森林,有跟冬蟲夏草相媲美的羊肚菌,還有紅軍走過的山路,等等,所以,班瑪被當地人們親切地稱之爲三色班瑪。

班瑪的海拔不是很高,有3500米左右,但是這裏因爲有馬柯河,原始森林,還有完好的植被,所以,來到這裏幾乎沒有高原反應。而更加有三色陽光的普照,那麼,我們的內心會更加的美好。

人,只有走到野外,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而班瑪因爲有了獨特的自然風貌,總會給人一種意外的享受。

心中有遐想,心中有愛戀,心中有怨氣,那麼就到班瑪來走走吧。這裏有獨特的三色陽光,也有淨化心靈的原始森林,這裏一切的一切都會讓你的內心得到重新的淨化。

班瑪,我們愛你,愛你這片土地,也愛你這裏的三色陽光。

班瑪縣碉樓

博主簡介:

劉志強,男,漢族,1983年7月出生於青海互助,原摔跤冠軍、目前爲編輯記者、作家,至今發表作品數百篇。散文作品發表在《文學報》、《讀者》、《中國週刊》等報刊;通訊《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房子的故事》、《在青海實現創業的夢想》獲青海新聞獎二等獎,10餘篇散文在全國文學比賽中獲獎。第一本散文集《以心靈的方式記錄》已正式出版發行,最美詩集《五月流觴》即將上市發行,喜歡的親們可聯繫哦!

===============================

劉志強更多文章請關注公共微信號:qhliuzhiqiang2014或掃劉志強二維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