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是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对西北异族的泛称,春秋战国时相当活跃,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和犬戎最为著名,此外见于史书者还有绵诸、骊山戎、陆浑戎、义渠戎、大荔戎、乌氏戎、朐衍戎。

允姓之戎即西周的猃狁、夏商的獯鬻,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西部一带,经常侵扰周疆,甚至“侵镐及方,至于泾阳”,深入到关中腹地。周人则“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可见西戎民族曾给西周政权形成过很大的威胁。直至周宣王时派重兵出征,才把猃狁赶回陇渭以西。及至春秋,戎、狄内侵,允姓之戎迁于关中泾渭一带,后来被秦国征服,逐渐融入华夏。

姜氏之戎即上自殷周、下到汉晋之羌,居住在今陕西西部、甘肃东部及南部地区。商代称其为“羌方”,以羊为图腾,据称为神农氏后裔。武丁时曾以妇好统率13000名士兵与羌作战,俘获大量羌人以充奴隶,常被作为祭祀时的牺牲品。周秦之时,大量融入华夏。秦汉以后,其余部分南迁蜀地,居于四川西北部的群山之中,保留了“羌”的族称,发展为后世的羌族。

犬戎即殷之畎夷,又名绲戎,山海经里又称犬封国,以狼为图腾。夏桀之乱时,入居邠岐之间,逐渐分布在东起黄河西至陇山的广大黄土高原地区。周穆王西征战胜犬戎,迁犬戎于太原。夷王时,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厉王时,戎入犬丘,逼近西周都城镐京。周宣王时虽胜猃狁(允姓之戎),但在讨伐太原戎时终究没有攻克。后来,周天子陆续举兵伐条戎、奔戎与姜氏之戎,但接连败绩。到周幽王时,戎已大盛,最终导致犬戎攻陷镐京、杀死幽王,占领了整个岐丰之地(今关中平原)。周平王则被逼东迁洛邑,以避戎寇。此时关中之地尽为戎有,秦人就在世与戎战的百年间逐渐崛起,尽取犬戎所据周地,并最终征服了西北诸戎,将陕西地区完全并入秦国。

周室东迁后,在秦国与晋国的持续打击下,关中之戎被迫向东、西两个方向迁徙,于是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东迁洛邑,陆浑之戎迁于伊川,深入到中原腹地,形成“逼我诸姬,入我郊甸”的局面。但此时戎人势力已大不如前,他们只能依附各诸侯国而生存,虽地处周王城附近,但已经对华夏构不成多大威胁。入居中原的戎人经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交往,逐渐与华夏融合。此外,还有一部分戎人部落向南深入江汉地区,致使楚之东南、西南也都有戎。而向西迁徙的戎人则继续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并继续对华夏诸国形成威胁,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戎,梁山漆水之北有义渠戎、大荔戎、乌氏戎和朐衍之戎,皆先后为秦国所灭。至秦朝建立时,戎族已大体消失,只剩下陇西以西的羌人继续存在。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