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到清明节时分,我们家乡那绵延起伏,青葱翠绿的崇山峻岭上,都会从有稀稀疏疏生长的山竹的土里密密麻麻地长出一根根带壳的尖尖的东西来,

​妈妈告诉我,那叫山竹笋。那个时候,农村的经济都不怎么富裕,所以,一到山竹笋破土出芽的季节,天刚放亮,村子里的人只要能爬得上山的,就披着朝霞进山里去扯山竹笋了。一大筐一大筐的;一蛇皮袋一蛇皮袋的,满载喜悦和丰收而归。

星期天,我和小妹们也会跟着妈妈进山里去扯山竹笋。山里荆棘丛生,一不小心就被荆棘棘得头皮血流,手也会划上一道一道鲜红的口子,妈妈和小妹的头发也被杂草拨弄得披头散发的。山里还不时地发现一条一条爬行的蛇,一条一条爬行的百足虫;还不时地从树林里串出一只一只被惊吓的小免子;悬崖下一只一只受惊吓的山鼠来;林子上的山鸟也会受到惊吓后振翅飞走……这一些,害得胆小的小妹有几次吓得哭起来。但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阻挡和减少我们扯笋子的信心和力量。我们满山遍野地去寻找山竹笋,一发现山竹笋长得多的地方,就禁不住高兴地欢呼起来。当时,我和小妹还不怎么懂,就将刚破土而出的山竹笋给扯了,妈妈发现后就及时地制止了我们。她告诉我们说:那种笋子刚长出来,还没长多少肉,扯了太可失了,等明天来扯刚刚好。我争辩道:等明天来,不是被别人扯了。妈妈继续笑着解释道:不会的,大人们都晓得。

山竹笋从山上扯回来后,我们一家人在庆祝丰收成果的同时,就乐呵呵地围坐在一起用手剥竹笋了。剥竹笋不仅累,还得掌握剥的技巧,否则,手会生痛生痛的。尽管这样,但我们一家人都剥得很开心,笑逐颜开。竹笋剥完了,妈妈会将大小一致,漂亮一点的竹笋齐整地用稻草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用竹筐装起来,第二天早上,妈妈会拿去市集上卖,换回家里所需的食用品,还不忘给我和小妹带回来一些我们爱吃的零食。剩下的一些大小不一致,差一点的竹笋,或晒干,或留在家里自己炒着吃。

山竹笋不管跟什么炒着吃我们都爱吃。当然,最好吃也是我们一家人最爱吃的当属蛋炒竹笋了,那简直是人间奇珍美肴,至今想起来都会馋咽欲滴。把剥好的竹笋洗干净,放到菜板上,然后用菜刀将竹笋拍碎,切成一小节一小节的,再准备几个鸡蛋(鸭蛋都行)敲破,打进碗里调匀备用,然后,热锅里放油,倒入竹笋进行爆炒,待八成熟时,倒入已调好的鸡蛋再翻炒一会儿,加入常用的一些作料,出锅,一道鸡蛋浓香夹着竹笋的清香味的佳肴就端上桌来了,又香又诱人。记得我这最爱挑食的嘴巴第一次吃下了几碗饭,妈妈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笑着逗趣道:你把锅里的饭都吃完了,我们吃什么?我对着妈妈扮了个鬼脸,打着饱嗝,捂着肚子,一路笑着跑出了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