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獄友回憶起他第一天到巴特納聯邦懲教中心時的場景時說:“哦,天哪,他出現的時候簡直就像是總統駕臨。直升機在頭頂盤旋,獄警把監獄大門緊鎖,讓所有囚犯穿戴整齊。

然後,我們就看到一個拖着緩慢步伐的騙子駕臨了。”

巴菲特在一次股東大會中說到,如果遊戲開始二十分鐘,你還不知道這個遊戲在捉弄誰,那你肯定就是那個被捉弄的傻子。

然鵝,花姐今天所要講的這位大佬,可是在一場遊戲裏持續騙了所有人長達二十年,前後共騙了648億美元。

也有說是650億美元的。沒關係,這都不是重點,多騙2億少騙2億對這個大佬來說,差距其實不大。

想必很多人應該猜到是誰了,沒錯,就是華爾街傳奇巨騙,曾經擔任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的伯納德· 麥道夫。

這位大佬,說他是世紀巨騙,不僅是因爲他的金融詐騙總金額高達648億美元,是歷史上最多的,也因爲他那個令人側目的詐騙對象名單。

這個名單中,有西班牙最大的銀行桑坦德銀行(約31億美元)、法國最大的銀行巴黎銀行(約4.5億美元)、滙豐集團英國最大銀行滙豐銀行(約10億美元)、英格蘭皇家銀行(約5億美元)、日本最大證券公司野村證券(約3億美元)、蘇格蘭皇家銀行(約6億美元)等30家全球著名金融機構和衆多專業投資人。

與此同時,諸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布魯克林學院基金會和一些慈善組織也在這個名單上。

當然,不能落下被麥老爺子坑的最多的紐約FairField Greenwich集團,FFG集團總共被麥老爺子坑了75億美元,佔該公司總資產的一半以上。

麥道夫老爺子這波長達二十年的風騷操作,後無來者不知道會不會有,但前無古人是真的,他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把詐騙做成全球化產業的大佬,而最最恐怖的就是,這些被騙的人,無一不是人類精英。

有的時候,精英這個稱號在貪婪面前顯得很可笑。

在麥道夫詐騙案沒有被揭發之前,曾經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以投資工具來比喻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他被視爲是最安全的“國庫券”。直到案件被揭發,不光是投資人,很多和麥道夫接觸過的銀行家和企業家,仍然覺得這可能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

“麥道夫??怎麼可能,他是我見過,最低調,最彬彬有禮的紳士,他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單以詐騙這個行業而言,麥道夫堪稱詐騙業的神話、上帝,如果美國沒有爆發金融危機,如果不是他兒子的舉報,麥道夫的這個騙局可能直到他去世,都沒人能發現。

花姐算了下,麥道夫被抓的那年,已經70歲了,頂天再活20年,以他的操作手法,堅持到去世並不難。等到他去世,醜聞一曝光,那他的詐騙人生,可真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當然,大家不要以麥道夫爲目標,他的存在是具有警世意義的,而不是讓你們學他。

其中,在那個著名的詐騙名單裏,最悲慘的受害者可能是法國貴族出身的老牌基金經理蒂裏·德拉維萊切特。

2008年12月23日,65歲的他在紐約的辦公室割腕自殺。

因爲,他掌管的28億美元中,21億美元給了麥道夫基金。

這位老爺子也不是一般人(能拿出28億美元理財的怎麼可能是一般人),他是前世界第一女首富利莉亞娜·貝當古的御用理財師。

利莉亞娜·貝當古是誰?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她名字。

但是法國的歐萊雅集團你們總該知道吧?

不好意思,歐萊雅可以說是她家的,她爹是創始人。

她繼承了她爹在歐萊雅27.5%股權,還有瑞士雀巢公司3%的股份。

201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貝當古身家近400億美元,全球排名14,全球女富豪排名第一。在法國,她是僅次於路易威登集團老闆貝爾納·阿爾諾的第二富豪。

不過這位前女首富在2017年9月21日,於巴黎去世,享年94歲。

有趣的是,她去世前接近400億的資產,她唯一的女兒,有可能只能繼承一半,因爲另一半要上繳國家。

法國繼承遺產是要交稅的,而且越有錢繳的越多。法國是唯一直系親屬間的遺產稅率最高可達45%的歐洲國家。

對富二代充滿惡意的法國啊~

麥道夫靠一條直線收割了世界

在這個長達20年的騙局裏,麥道夫的基金年收益一直穩定在10%-12%之間,收益率曲線幾乎是一條直線。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麥道夫進去之前,只要你能把錢給麥道夫,他就會讓你擁有持續、穩定的收益。

在長達20年的穩定收益中,無數人都非常好奇,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看起來就像是假的一樣。其實,早在1992年的時候,《華爾街日報》就對麥道夫進行過質疑,但是後來不了了之,因爲竟然沒人知道他是如何操作的?

可能有人會問,監管爲什麼不出面呢?美國的監管從監管的深度、廣度都是要遠遠超過國內的,尤其在監管的專業性方面,美國更是遠超過國內一個時代的。

問題就在這裏,麥道夫利用自己常年以來的知名度和很好的公知形象做了一個扣,就是付錢給那些將交易訂單給他的經紀公司,從而這些經紀公司不再把訂單交給紐約證券交易所或者當地的交易所。(包裝了一個完全獨立的暗箱操作環境)

以至於後來,麥道夫的公司成爲了美國最大的可獨立從事證券交易的交易商。

2001年5月,對沖基金行業雜誌《MAR/Hedge》採訪了十幾個交易員、量化分析師以及基金經理,讓他們評點麥道夫的公司。

這些人表示:

“令人喫驚的不是麥道夫如此高的年回報,這可能和公司的市場操作和交易員的能力有關。真正讓人喫驚的是,麥道夫可以保持幾乎沒有波動的平穩回報。“

看吧,麥道夫這個時候已經把所有人都忽悠瘸了,連這些基金大佬都沒有考慮過他是個騙子。

而麥道夫當時的回應非常霸氣,“我沒有興趣把我的投資策略告知世界。我不會討論我們如何管理風險的細節。”

除了公開的霸氣回懟,麥道夫也從來不向他的投資者解釋投資品種等各種細節,也從不對外公佈任何資料,甚至將自己的投資稱爲“具有專利技術的投資策略”。

對於媒體和專業人士,麥道夫一律用“內部消息”四個字打發。對於員工,麥道夫禁止他們採用任何方式儲存電子郵件,郵件必須打印出來,然後在電腦上刪除。對於客戶,麥道夫禁止他們在線查看自己的賬戶,只能看紙質打印版。

即使是客戶,如果你問得太多,他也會把你踢出局。

直到2008年12月,在金融危機時,有個客戶要贖回70億美元的投資,麥道夫的遊戲才宣告結束。

案發後的調查結果顯示,至少有13年!!!麥道夫未進行過任何實際交易,甚至極有可能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圖片來源電影《欺詐聖手》)

那麼,那每年10%的收益如何產生的呢?

當然是捏造咯。

例如,2008年的11月,麥道夫決定把所有客戶的賬戶收益增加1%,那麼他就可以查詢歷史資料,然後確定對哪些股票進行交易,這樣在12月就可以獲得1%的收益了。

他把捏造的交易情況用實際價格輸入,創造歷年交易記錄,再用EXCEL自動更新客戶賬戶的數據。

爲了掩人耳目,每個月,客戶都會收到麥道夫公司寄來的詳細投資記錄,證明在過去1個月中進行了股票和證券交易,並記錄了基於客戶賬戶的資金數量算出來的回報金額。

說起來,感覺是不是很簡單?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卻騙了無數人。

異地而觀,你看國內的那些擔保公司,同樣的手法,同樣的手段,換湯不換藥,不也一樣騙的風生水起嗎?

這幾年爆雷的e租寶、錢寶、和前幾天上海的善林,本質上都是如此。

這些成功騙過了上百萬人的手段很高明嗎?

其實並沒有,迄今爲止,起碼有上百本書是爲了防止大家上當受騙而寫的,看的人少數也上千萬,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該割韭菜的照樣割韭菜,該交學費的一分錢也沒少交。

甚至很多人,明知道有些把戲是騙局,可還是義無反顧的投身進去,只是期望自己不是最後的接盤俠。

這又讓我想起了麥老爺子的一段經典對話:

麥道夫的前獄友鮑勃回憶起他與麥道夫之間的一段對話:“伯尼(麥道夫)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老婦人的故事。當時,她正想從伯尼那裏把錢要回來。伯尼對她說:‘給你,你的錢。’並隨即遞給她一張支票。婦人被驚呆了,說:“太難以置信了,快拿回去吧。”不僅如此,那個婦女還到處勸說其他人到伯尼那裏投資。”

在和鮑勒回憶往事時,身在獄中的麥道夫還是像從前那樣神采飛揚。

麥道夫說:“人們都很願意把錢交到我這裏。如果我不要的話,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爲什麼?難道我不夠資格嗎?”

而當因販毒而入獄的海伊問起麥道夫有關詐騙案的事情,麥道夫說,“我所騙的錢都來自那些富人或貪婪者,這些人上當受騙罪有應得。”

這個愚弄了所有華爾街精英的騙子起碼有一句沒有騙人,人類的貪婪是永無止境的,被巨大利益衝昏頭腦的時候誰還會保持理智呢?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