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中國空軍發佈殲10C三代半戰鬥機攜帶激光制導炸彈,超低空高速飛越山谷照片!

  這一照片有兩大亮點:殲10C以非對稱外掛狀態,大機動飛越極爲危險的山谷地段!此外,這一激光制導炸彈,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該類精確空地打擊武器!

  殲10C高速穿越山谷

  照片中的殲10C,只在飛行員左側機翼掛載了一枚激光制導炸彈,這對飛行控制軟硬件與飛行員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這架殲10C在這一不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進行超低空高速飛越山谷的演示,可謂“極高人膽大”!展示了我軍實戰化演練打造出來的真實戰鬥力!

  中國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

  而這枚激光制導炸彈,是不常見諸於報道的中國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的一員。中國曾在改革開放前後嘗試研製這類精確空地打擊武器,但最早批量裝備的該類武器是進口的俄羅斯KAB-500L(該系列還有電視制導型號)。隨後,中國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研製服役,它的頭部採用了一個風標式制導頭,這也是俄羅斯當時出口給中國的該類武器的技術特點。

  俄羅斯KAB-500L

  這一風標式制導頭,能夠使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在飛向目標時,始終保持制導頭指向炸彈飛行的軸向,而不是炸彈自身彈體的軸向 —— 這樣當炸彈彈體在氣動力等因素下發生偏轉時,制導頭仍然指向目標,而不會因爲彈體偏轉而偏離目標。

  不過,風標式制導頭作爲第一代激光制導頭,有明顯的缺點:因爲它被動的在氣動力作用下偏轉,視場比較狹窄,通常只有25度,容易丟失目標;它的被動性,導致無法主動進行視場掃描搜索,因此不適合攻擊移動的、視角相對位置變化較大的目標,例如坦克與車輛。

  於是,中國在裝備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後,很快根據美國等先進國家的經驗教訓,開始研製以陀螺穩定的掃描式激光制導頭爲技術特徵的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也就是我們在殲10C上看到的這一炸彈!

  中國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取消了風標控制的老式制導頭,改爲一個外殼固定安裝的陀螺穩定“掃描頭”。這一掃描激光制導頭,擁有主動控制的陀螺穩定系統,能主動的精確對準目標區域。通過四象限光電信號處理技術,該制導頭得出需要控制炸彈方向舵的偏轉量,操縱炸彈修正誤差,準確擊中目標。

  由於中國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用上了掃描式原理,它可以主動的選擇多種作戰模式,包括了鎖定、離軸(適合大範圍搜索跟蹤)、掃描(適合搜索激光照射目標的信號)和自動跟蹤等等。

  殲10B攜帶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

  豐富的模式,使得中國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可以適應多樣化的作戰條件,而不像第一代型號那樣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例如它能規劃較爲靈活多變的投彈路線,而無需擔心制導頭無法有效跟蹤偏離量較大的目標。可以在強烈橫風中投放。能夠允許戰鬥機在軸向與目標方向偏差較大的條件下投彈,令戰鬥機無需冒險長時間直飛向目標。適合攻擊高速移動的坦克車輛目標。

  當然,掃描頭的優點決定了它在結構上更爲複雜,成本較高。

  這一炸彈最早出現在強-5E/F改進型攻擊機上,逐步擴展到應用於我軍各種戰鬥機,甚至出現在了中國外銷武器行列之中!

  中國“天戈”500公斤激光制導炸彈,酷似我軍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

  殲10C展示這一武器,清晰說明中國空軍已經邁入了全面裝備使用第二代激光制導炸彈的年代!一支具備奪取空中優勢與截斷地面敵軍目標的全面能力的現代化空軍,已經在中國成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