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內的戰爭片多是圍繞着紅色主旋律,以“武裝撤僑” 的主題少。毫無疑問,在春節期間熱映的《紅海行動》把這兩方面都做到了。國家弘揚主旋律正能量這麼久,而這部電影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把觀衆的正能量都聚集到了,還是比較罕見的。《紅海行動》除了觀衆喜歡以外,據悉投資方收益也得到了高達了148%的回報率。可以說,製片與編劇的主力團隊在這部電影的貢獻,功不可沒!

在海政電視中心接到上級任務之前,《紅海行動》還沒有稚形。電影需要創作成什麼樣子?要怎麼反映“也門撤橋”的真實事件和它的意義?它最後能呈現什麼效果,或者說要達到什麼效果?一切都是未知的。包括已經有一波撤橋題材電影,如:《戰狼2》。如何避免讓觀衆落到重複印象之中,這些都是難題。難倒不是唐靜一個人,編劇馮驥幾天沒睡。相比於後期票房多少,觀衆口碑如何,電影前期搭建決定了它的命運之本。

電影上映後,從網友討論熱烈程度來看,《紅海行動》已深入人心。一方面,它有着商業性濃厚的屬性,貼近觀衆需求;另一方面,它又達到反思戰爭本質的深度。電影雖然沒有用過多臺詞描述戰爭的可怕,鏡頭所觸及到的每個角落無不訴說過戰火之殤。尤其是近期英美對敘利亞發動的戰火,城市瞬間滿目瘡痍。電影的主線劇情裏,“救一個人,用8個戰士對抗150個恐怖分子,”看似這是一個不對等着的數量關係,但是醞含了爲保護我國人民安全而奮戰的壯舉。這是電影的內核所在,也是製作方把控題材立意的關鍵。

海政電視藝術中心此前已經有了多部反映海軍強軍的作品,如《火藍刀鋒》、《深海礪劍》等,做電影是首次。所以,你能看出來它幾乎是以不計成本的製作。在整個長達138分鐘的電影裏,至少有100分鐘是在槍林彈雨中,這也是當時中國爲什麼要選擇武裝撤僑的意義所在。一條命活下來,將會對中國華僑產生漣漪效應,帶給華人的民族自信心。電影的前期製作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功課,包括唐靜、馮驥等人去採訪當事人、採訪蛟龍突擊隊、採訪當時撤僑行動的指揮員、還去採訪了臨沂艇的官兵,這纔有一稿劇本。前期搭建的樣板呈給首長和各位領導們後,大家前前後後都給予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導,《紅海行動》的推進才真正到議題上。

大家可能都知道真正的戰爭是不會有哪方允許你裝個攝影頭瞭解戰情況,戰火紛飛下的世界到底是什麼的?這些想象基本都是結合實際的參考。軍事題材電影要傳遞的正是能提升個人認識的價值。因此,軍事製片人王強也是非常辛苦的。軍事製片是一個專業化很垂直的責任崗,是無限大也是無限細,包括:知曉天氣(海風、雨晴等等)、裝備道具海關進出口、管理整個軍備團隊等。整片長達100分鐘的鏡頭裏,出現了各種無人機榴彈、煙霧火箭彈、狙擊步槍、自殺式汽車炸彈、破甲彈,攔截火箭彈等等。都讓觀衆感嘆這部電影的專業化。甚至在映後,有網友置疑劇情軍事行動及裝備的帖子會引發數百條評論,有人打趣:“軍迷和非軍迷,只差一部《紅海行動》的距離”。 可見,軍事製片人王強的功夫是非常到位了。

其實,除了編劇馮驥是科班的軍藝編劇專業碩士以外,《紅海行動》前期搭建框架的兩位製片人唐靜、王強都是演員出身。電影出品人、總製片人唐靜最初的理想是做演員,她希望演一個好的角色,陰差陽錯,她被臨時委任電視製片獲得成功,第一部電視劇以後就再停不下來。包括《紅海行動》臨沂艦政委扮演者、軍事製片人王強,也有着演員的理想。軍旅題材作品的門檻非常高,高專業的水準才具備創作資料,三個人的合力恰好是空政IP鐵營。

專業軍旅題材編劇+軍人背景的演員+軍旅題材的製片,唐靜、王強、馮驥是否能再戰市場?懸而未知。不過,業內已經有公司敏銳的察覺到了三人的實力。據悉,唐靜即將和上象娛樂展開合作。可以說,上象娛樂足夠幸運且有遠見。業內分析,他們合作前景不可限量,諸如軍事欄目、電影題材影視、網絡等都有可能出現。從《紅海行動》裏總製片人唐靜的運籌能力來看,她能結合導演林超賢和博納公司的實力,創造出高口碑高票房的成績,下一階段出品“好片”的標籤必然是重中之重。筆者認爲,未來這個三人組不排除也會考慮軍事題材的網劇形式出現在觀衆面前,但可能性微乎其乎,畢竟還是哪句話:“軍旅題材門檻高!”

在目前影視作品之中,現代化高科技軍事題材還是個嶄新的題材領域。《紅海行動》無疑是一個好的開端,它不僅滿足觀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心理期待,精良的內容也令觀衆備受鼓舞。最初在“也門撤僑”事件的影響作品改編時,唐靜選擇了讓它以電影的形式出現。那麼,在未來與上象的合作中,這個團隊是否會考慮劇版的《紅海行動》?隨着,近年國際社會關係的日漸嚴峻,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是強國的首要考驗。強軍,必然是當下勢在必行的趨勢。筆者期待越來越多的正能量強軍題材能夠面世,振我軍心,壯我國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