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奕愷 蔡雅竹 孫嘉)7月21日,潞城區高校實踐團隊在潞城市委的帶領下,考察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參觀毛澤東紀念館、感受原起寺古老魅力;機電學院實踐團隊在深受紅色文化及傳統文化薰陶的同時採集其中的重要材料信息,爲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口袋書的製作提供材料。

上午,實踐團來到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舊址位於山西潞城市西部文王山腳漳水河畔。潞城市委給實踐團隊配有專業人員講解關於舊址的故事,據講解員介紹,抗日戰爭中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太行山。1938年10月25日至39年7月8日,八路軍總司令部同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北村駐紮256天。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總參謀長等曾在這裏進行偉大的革命實踐。建立晉東南農、工、青、婦、武、文抗日救國總會。進行多次"反摩擦"、"反掃蕩"、"反圍攻"鬥爭,創建了華北大片敵後根據地,掀起以上黨爲主的太行幾百萬兒女抗日熱潮,此間有"朱德司令種南瓜"、"公文包之謎"等故事。機電學院實踐團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並表示深受紅色文化的感染,提升自身的愛國情懷。

隨後,在潞城市委的帶領下,各個團隊來到潞寶毛主席博物館。紀念館坐落於潞城市潞寶生態工業園區潞寶焦化總廠內。據館內工作人員介紹,該館一館始建於2006年10月,2007年、2008年續建二館、三館,一館爲鑄像館、二館爲徽章館、三館爲圖片館,展品爲詩詞、語錄、像章、圖片、油畫、宣傳畫、工藝品等130多萬件。二館中央大廳建有漢白玉大型毛主席坐像,主背景爲《開國大典》大型油畫,三館主背景爲著名油畫大師劉宇一創作的油畫《良宵》實景大型蠟像,人物栩栩如生,場景宏大可觀,特別是此館展出千餘幅毛主席專職攝影師侯波、呂厚民、杜修賢等中南海紅色攝影大師的珍貴歷史照片。博物館大門是華國鋒同志親筆手書的"人民的領袖毛主席"題詞。參觀結束後,實踐隊員表示更加了解毛主席的一生,更加敬重毛主席的紅色精神。

下午,志願者們來到古寺—原起寺,感受它帶給實踐團隊的古老魅力。原起寺位於潞城市東北22公里的鳳凰山下,寺廟始建於唐天寶六年,後經歷代維修、擴建,成爲唐宋兩代混合結構,保護的比較完好。據潞城旅遊文化局的工作人員介紹,原起寺是山西省重點保護文物,佔地僅有1200平方米,規模雖小,但參差有致,主次分明,既有古代建築的雄偉氣魄,又有天下名寺的幽雅意境。寺院周圍有磚砌花欄圍牆,院內佛殿三間琉璃脊屋九蓋,飛檐斗拱。殿前有正方形香亭一座,亭下有八角青石經幢一座,前刻陀羅尼經及建幢建寺的“銘記”。志願者們深入寺中切身體會歷經歲月風沙遺留下來的古代建築,寺內建築具有寶貴的參考價值,爲實踐團隊提供了珍貴的材料。

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實踐團通過對本次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學習,極大地豐富實踐團隊的精神文化生活,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同時也爲實踐團隊社會實踐“潞城故事”口袋畫冊的製作收集到豐富的材料,爲後期口袋畫冊的製作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李文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