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江资本在云南建水投资建设的千亩葡萄基地。“但是无论在建水,还是在云南其它地方,来投资种葡萄的失败的人非常多。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云南玉溪市红塔区神园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永春

“你怎么看待我们江浙一带人来云南搞葡萄产业?”我问王永春。作为葡萄新品种的推广企业,神园从上世纪末就开始关注云南这个“意想不到”的早熟优质葡萄产区,并于2011年入驻玉溪,建了这片两百余亩的示范园。

“我觉得人都是逐利的,如果在当地没有优势,来这边种植葡萄我觉得还是可以的。”王永春说:“我们董事长徐总(徐卫东)1999年前后就跑到云南考察,当时我们也走了好多地方,建水也看了,元谋也看了,干热河谷地带,早熟优势特别明显,而且昼夜温差大,品质也比较好,所以我们就过来了。当时我们来的时候整个云南才10万亩葡萄,现在已经发展到60万亩了。”

“从产区来说,云南肯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葡萄产区。”我也非常肯定云南的气候优势,2016年我第一次考察云南葡萄产业时就用了“又早又好”四个字。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云南建水羊街高速出口的广告牌

“从原始气候环境来讲,云南肯定是最棒的,是排第一位的。全国葡萄成熟时间从最早的云南元谋,到建水、宾川,再到滇中、滇西北;然后从南到北,广西、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然后再从东到西,安徽、河南……一直到新疆,新疆结束后又回到云南,所以云南不光是最早的,而且还是最晚的葡萄产区。”

“但是无论在建水,还是在云南其它地方,来投资种葡萄的失败的人非常多。”我说的是另外一种怪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前几天在建水,徐夫明跟我讲过的一个温州乐清大荆人的“传奇”故事:2012年在建水投资种了360亩葡萄,2013年卖了1200万元,然后就把葡萄园转让后“衣锦还乡”。这个事情被当地媒体采编登报——某某人在云南建水种一年葡萄赚了1000万,导致大批当地人涌到建水投资种植葡萄。结果是现在这块地已经换了3个老板,都是巨亏。

在云南,疯狂的不止是葡萄,还是浙江的资本。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浙江资本在云南建水投资建设的千亩葡萄基地

“2013年之后,浙江的资本就蜂拥而至,一亩地三四万元的效益,不得了的。他们来看挂在上面的不是一串串的葡萄,而是一张张20元的人民币啊!从2013年开始到2016年,那时候气候是最好的,效益是最高的,所以全部都来了。”王永春形象地描述当初的情形,“结局是最早一批来云南种葡萄的,并且把地转让掉的都赚钱了, 2016年之后过来的基本上都是半死不活的。”

“主要什么原因呢?”我问过不少人这个问题。

“就是对云南的气候了解程度不够,像楚雄双柏原来搞的万亩葡萄产业园,我2013年去了一趟,在山上拍了张照片,里面全是葡萄,但是我前几天去的时候,里面全是草。还有对品种的特性了解程度不够,比如说,你去问他们为什么种‘阳光玫瑰’,答案是因为‘阳光玫瑰’好卖啊!价格贵啊!怎么种的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也不知道,卖给谁不知道,反正种了再说;‘蓝宝石’也是,没几个见过这个品种,反正听说这个品种好,马上就种了。我们这两年也没推多少苗,去年在建水推了50亩‘蓝宝石’,今年就发展到3000亩,什么概念,发展得也太快了。”王永春感叹道。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神园玉溪基地去年改接的“蓝宝石”

他的这番感叹让我想起一周前在文山州,云南省农科院的曾彪研究员跟我聊的在云南投资农业的浙江人的特点:市场灵敏是浙江人的优势,资金筹措是浙江人的优势,敢想敢干是浙江人的优势,唯一欠缺的是对云南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了解不够,在技术模式上本土化不够……

“那你觉得在云南投资种葡萄应该以怎么样的思路才获得比较稳定的高效益?”我继续问王永春。

“除了多了解当地的气候和种植环境,以及品种特性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抢早。云南的气候就两个季节,一个干季,一个雨季,一般最早的雨季是5月份来,到7、8月份雨是最多的,所以在7月份雨季之前卖掉都能挣钱的,没有必要过度去抢早。”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神园玉溪基地的高宽垂种植模式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神园玉溪基地的H形种植模式

“这里有一个矛盾啊,因为市场上肯定是越早,价格越好嘛?”我有点不以为然。

“这是在有限程度讲的,云南的优势就是早熟,而且光照好、温差大、品质好,这是云南的气候优势,是其它产区无法比拟的,除非是自己把自己玩死。‘夏黑’就是这样玩死了,怎么玩的?因为要抢早,就用乙烯利催红,打一批走一批,从树上到箱子里的葡萄是非常好看的,但一到市场上就开始掉粒了,怎么办,一箱货全部倒掉,所以2015~2017年是云南‘夏黑’最差的三年。”

“‘夏黑’在云南还能可持续发展吗?”我顺着问道。

“完全可以的,我认为‘夏黑’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王永春说:“今年‘夏黑’的行情就比较稳定了,因为去年建水有10万亩‘夏黑’,今年只有6万亩,大棚可能只是4万亩地了,而且大家也不敢催熟了,面积减少了,质量上去了,价格自然就上来了。”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神园玉溪基地正在转色的“夏黑”

可以肯定的是,云南“阳光玫瑰”现在在走的路,正是“夏黑”曾经走过的老路。令人遗憾的是,其背后的主角还是同样一帮人,换了品种在“重蹈覆辙”。

这也正是那么多人关注“‘阳光玫瑰’之后会是什么品种?”的症结所在。

作者简介

清扬,1991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高级农艺师,《中国果业信息》专栏作者,2014年12月创办《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2017年11月入驻《今日头条》,2018年11月获“2018年度十大三农头条号”称号。

坐拥中国最好的气候资源,云南葡萄最变态的死法:自己把自己玩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