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司機因感冒發燒,喫了兩片感冒藥,不料因此開車時一不留神追尾了的新聞在網上熱傳。如今,“開車不喝酒”已深入人心,但對於“藥駕”的危害,大多數人卻並不熟知。目前法規並沒有“藥駕”的明確界定,針對“藥駕”的相關法規也屬空白。在實際執法中,若因“藥駕”引發事故也屢屢發生,那麼司機朋友們在上路開車錢有哪些藥物不宜服用呢?

司機上路前不宜服用的藥物

1,感冒藥,因爲許多複方感冒藥中含有抗過敏藥如撲爾敏、異丙嗪、苯海拉明等,此類成分會導致頭暈、嗜睡、倦怠

2,抗心律失常藥,抗心律失常藥物若服用劑量過大,會引起頭暈、眼花、耳鳴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因爲低血壓反應導致昏厥。常見藥物有美西律、胺碘酮、普羅帕酮等。

3,抗過敏藥,抗過敏藥服後可引起嗜睡、睏倦。

4降糖藥,在服用降糖藥不當或者劑量過大時,會引起低血糖反應,產生頭暈、頭昏、四肢乏力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當場暈厥,尤其是在飢餓狀態服藥,更容易產生上述症狀。

5 ,催眠藥,如巴比妥類藥物、水合氯醛等,晚上服用後能使人安睡,翌日還會有頭暈目眩、乏力嗜睡和反應遲鈍等不良反應;

6,解痙止痛藥,阿托品類生物鹼、阿托品、東莨菪鹼和山莨菪鹼等,常見副作用爲視物模糊和心悸;過量則出現焦躁、幻覺、譫妄和抽搐等中樞興奮症狀。此時應絕對避免出車

7,安定類,如安定、氯丙嗪等,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後,常產生眩暈、嗜睡、肌無力、體位性低血壓和反應性下降等副作用;更嚴重的是視力模糊、眼球震顫,駕車時因看不準前方道路上突然變化的情況,極易導致車禍發生;

8抗生素,長期使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和新黴素等,因毒害第八對腦神經,可出現頭痛、耳鳴、耳聾、視物不清、顫抖和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9,抗心絞痛藥:如硝酸甘油、心得安、消心痛和心痛定等的不良反應有搏動性頭痛,在高速行駛、顛簸不平的車輛上尤甚,這是因爲血管擴張而致;還有眼內壓、顱內壓升高而致的視力不清、頭暈乏力等。

10,降血壓藥:如利血平、可樂定、硝普鈉、哌唑嗪和甲基多巴等,副作用廣泛,如心血管方面有心悸、心絞痛和體位性低血壓等;神經系統方面頭痛、眩暈和嗜睡等;其他方面尚有視力模糊、手指顫抖和疲乏無力等;

司機上路前不宜服用的藥物

司機也是肉體凡人,也會生病,有的爲生計,車照跑,藥照喫,安全隱患大。生病及時治療,好好休息,爲自己,爲他人,請相互提醒:酒駕如狼藥駕似虎,但藥駕也是才狼虎犳,千萬別讓藥瓶子吞噬全家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