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本能地伸出援手的人,當自己遭遇困難時,一定也會適時地得到援助。善行必會衍生出另一個善行,善行終會招來善報,這或是世上最強勁的連鎖反應。

一個人的善行,自然會獲得社會的讚賞,但幫助別人的人,多數是不圖回報的。施善之後,若是感覺自己至少是做了件好事,有一種自我滿足的喜悅感,就足夠了。

若施善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讚譽,或是期待被社會認可,或是爲了別人的回報,那麼施善就有了目的性,往往就會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甚至會背道而馳,適得其反。

有很多人,以隱姓埋名的方式投入時間、精力或金錢去行善,他們並不期望因此而獲得感謝或讚揚,他們只是配合着需要幫助的人,做他們認爲必須做的事, 享受着幫助他人的喜悅。

人生不是歲月,而是行爲。施比受更有福,在別人需要安慰時,去安慰別人;在別人悲傷時,去減低別人的悲傷;將自己的生活,給予或分享給別人的行爲,是最值得尊敬的行爲。

施善,其實是在傳遞一種正能量。即使竭盡全力每天做善事也許都不夠,但不管怎樣,還是要施善。尤其在當下,施善能有效地彌補我們心靈的缺口。

但是,施善與施捨有着天壤之別。施善,是我們予以別人幫助的同時,還要予以別人一份尊重;施捨,則會在予以別人幫助之時,給別人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施善時需要注意,千萬莫讓施善變成施捨。施善者與接受者之間雖有富貧之別,但無貴賤之分。因此,施善絕不是一種簡單的施捨。

施善最好的方式,是既保障了別人的尊嚴,又給予了別人真誠的幫助,更能使受助者發現自己的價值。請相信,每一顆善良的種子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與人爲善,善待他人。多一份愛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同情,多一份幫助,才能讓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在愉悅之中。

原創宣言——原創,是一種態度,再難也要堅持!需要您的鼓勵!感謝信任和支持!

本文爲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