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風行動。

開始的話:

Boat People。

在現當代英語中,這個名詞特指在越戰最後,從西貢逃離出來的的越南的那羣人。他們之中,很大部分都是華人。

1982年,Boat People這個名詞,也成爲許鞍華導演,林子祥、劉德華主演的港片《投奔怒海》的英文名。

繼續越戰:常風行動——最後的撤退。

1975年4月29日,西貢時間13時20分左右。

西貢以南大片公海海域,晴空碧波。第76特遣艦隊全部航母、戰艦進入作戰地帶並進入作戰狀態,開始了常風——Operation Frequent Wind行動。

第一批直升機向西貢飛去。

爲了儘可能多地搭載乘客,所有出發參加撤退的中小型直升機,都只配備了1名飛行員。

正值越戰即將結束的關鍵時刻,早在1973年已經宣佈撤軍越南的美軍再次出現,使得越南氣氛更爲緊張。

包括企業號、中途島號、珊瑚海號航母在內,擁有26艘各式軍艦的第76特遣艦隊,其戰力之強,不僅對落後的北越,即使對同爲超級大國的蘇俄,同樣具有極大的戰略震懾。

雖然執行和平撤退任務,第76特遣艦隊還是小心翼翼對北越放出了警戒。

是時,保羅·雅各布斯少校受命指揮他的“諾克斯”級DE-1087護航驅逐艦烏斯柯克號,前出西貢和第76特遣艦隊編隊之間的位置,擔負對蘇俄駐北越空軍基地警戒,併爲往來美軍直升機提供支援。

常風行動開始了。

常風行動,正在撤退的美國人,第三國人及南越難民。

4月29日,西貢時間13時40分左右,華盛頓,白宮。

就在第一批直升飛機出發不久,受福特總統委託,坐鎮白宮專門負責撤退事務基辛格博士得到一個不好的消息:

在新山一空軍基地原駐越軍事援助司令部,美軍專門與北越軍方聯絡小組擅自關閉對越聯絡電臺,終止了對北越軍方的聯絡,已經撤退到位於西貢市區的美國大使館內。

按照1975年2月左右美軍與北越軍方協商達成的默契,美軍如果終止與北越的聯繫,北越軍方將再無顧忌美方意見向南越控制地域發動攻勢。

美軍聯絡小組擅自關閉對越聯絡電臺並且撤離了西貢新山一機場,給美軍撤退帶來極大的被動。此刻,北越軍方將視作美國已經完成撤退計劃。

然而,此刻美軍撤退纔剛剛開始,西貢及周邊尚有數十萬各國機構、軍人、平民需要撤退,撤退壓力極大。

果然,北越軍隊發現美軍聯絡組由機場撤退,迅速對機場發起總攻。

彈指之間,四周蓄勢數日,早已虎視眈眈的裝甲部隊和數以萬計的正規軍揮舞着紅旗席捲空曠的機場。

常風行動中的企業號航母。

4月29日,午後,西貢時間14時10分左右。西貢近郊。

絕大部分南越官兵早已四散,西貢城外的南越防線槍聲零零落落。

按照文進勇前指命令,每支北越前鋒部隊都配備有偵查、聯絡小組,負責偵查美軍是否完成撤退,以避免插槍走火。

擔任前鋒的北越坦克和步兵向西貢市區小心翼翼地前進。

“末日”,終於到了。

這時,盛怒之後的基辛格博士終於冷靜下來,他果斷向美軍要求,儘可能動用所有的直升機,立刻進行最後緊急撤離。

警報汽笛拉響,第76特遣艦隊可以直升機起落的每艘軍艦都在清理甲板,派出了可以派出的所有直升機。

常風行動剛剛開始,便進入了倒計時。

常風行動,爭奪登機的美國人和南越難民。

失去機場,絕大部分的難民呼兒喚女,驚慌失措着匯入向東南方向的沿海奔逃。據說,在那裏,有很多自制的鐵皮船、木船。

“第四撤離方案”消息不翼而飛,滯留西貢新山一機場的消息靈通的人們,則慌亂逃向機場附近的美國武官室館區和位於西貢市區的美國大使館。

很快,數萬難民湧向美國武官室館區和美國大使館。他們不顧一切衝向美海軍陸戰隊維持的警戒線,瘋狂地呼喊着、哭叫着、懇求着避難。

西貢市內,美國大使館在數萬難民匯成的人潮裏,猶如孤島。

4月29日,午後,西貢時間15時左右。

常風行動第一架直升機降落在大使館院內。隨後,更多的直升機陸續抵達武官室館區和美國大使館,開始了首批難民的撤退。

每一架離去的直升機,軍民乘客擠得如沙丁魚罐頭。騰出空地之後,馬丁大使指揮着擔負警戒的陸戰隊,陸續再放進圍在大使館外的其他的難民。

1975年4月,福特總統在越南撤退記者會上。

幸運的是,雖然北越前鋒部分已經衝進西貢市區,但是,他們並沒有對高高飄揚星條旗的美國大使館,及大使館附近街區發起攻擊和炮擊。

控制了新山一機場的北越正規軍擁有重炮、坦克、導彈。

但是,他們並沒有襲擊亂糟糟的美國武官室館區。同時,慣於喬裝平民打扮實施突襲的北越南解游擊隊員,此刻,也沒有趕來大使館攪亂。

越戰最後時刻,北越絕不擦槍走火刺激美國,顯得尤其剋制、冷靜。

下午,4時左右。“諾克斯”級DE-1087護航驅逐艦烏斯柯克號。

忽然,他們在雷達探測到無以計數的飛行物,他們不是美軍正向自己湧來。正在執行警戒任務的烏斯柯克號拉響警報,緊張備戰。

等到飛近到目測距離,美軍官兵這才發現,原來都是南越軍人駕駛直升機,滿載着自己的家人、親友,試圖尋找美軍戰艦着陸。

3000噸的烏斯柯克號驅逐艦,船體狹窄,僅有執行反潛任務的輕型直升機甲板。他們受命前出警戒,沒有讓這些南越難民直升機降落的任務。

然而,匆忙逃難使得很多南越難民直升機不是超載,便是燃油不足,倉惶奔逃海上,無不危在旦夕。

常風行動,甲板上正被推落的直升機。

無以計數的南越難民直升機在頭上盤旋着,艦長保羅·雅各布斯少校果斷命令一名會越南話的艦員用無線電進行明語喊話,一面指引尚能飛行的直升機去外海美軍航母編隊,一面召集軍官們會商緊急降落。

很快,他們作出決定:

直升機降落,一待人員下來,即刻把直升機推落甲板,騰出地方以供下一架直升機降落。

盤旋在烏斯柯克號上空的直升機焦急地盤旋着,他們在美軍明語喊話中一架接一架地有序降落。

降落的難民直升機大多是美軍援越的UH-1休伊直升機。直升機裝備降落滑撬,沒有後輪。着陸後推下海去費勁費事。

更多的美軍官兵停下手中工作。他們和剛剛降落的難民志願者們都上來幫忙。

常風行動,疑似墜落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和南越飛行員。

突然,一架巨大的CH-47支奴幹中型運輸直升機搖搖欲墜飛向烏斯柯克號,不斷示意燃油缺乏,請求緊急降落。

駕駛運輸直升機的,是一位南越軍隊軍官。

戰爭最後時刻,他由基地駕駛這架龐然大物趕回西貢市區,接上了妻子和3個孩子,也接上親友鄰居,冒險向南飛去。

到底是什麼威脅,逼迫他們非得進行這次冒險的飛行?燃油即將耗盡之前,他們不知道南方茫茫大海上還有什麼。此刻見到美軍烏斯柯克號驅逐艦,他們於絕望中喜極哭泣。

然而,烏斯柯克號驅逐艦艦寬不過14米,絕對無法爲旋翼直徑達18米的支奴幹中型運輸直升機提供降落。

直升機搖搖欲墜在低空盤旋着,軍艦上的人甚至可以聽到運輸直升機上傳來的婦女和孩子們的哭泣聲。

突然,運輸直升機開始小心翼翼向驅逐艦緩緩降落下來。這時直升機和軍艦少有人似乎同時屏住呼吸。

在大約3米的高度,似乎立刻就要墜毀的瞬間,一個人從直升機艙門直接跳到了甲板上。

原來,他們想跳出來。

常風行動,轉運到美軍軍艦上的南越難民。

這位南越飛行員奇蹟般控制着這架巨型雙旋翼重型直升機,在驅逐艦尾部劇烈的空氣擾動下,穩穩保持着與航行中驅逐艦的位置和3米左右的高度,讓乘客一個個都落到飛行甲板上。

烏斯柯克號驅逐艦上的人們呼叫起來,奔跑起來,他們上前幫忙接住由直升機上跳下來的一個又一個難民。

有男人,有女人,還有3歲、6歲的孩子。最小的一位難民,則是僅10月大的嬰兒。

最後,僅剩下這位勇敢的飛行員了。他的家人、親友,以及所有軍艦上的成員都在揪心地關注着他最後的飛行。

他獨自駕駛運輸直升機離開軍艦。

在貼着水面飛行了10多分鐘左右,脫掉了飛行裝具並在直升機墜落大海同時,在反方向跳入海中。

最後,他在一片歡呼聲中獲救了,成爲軍艦上所有人的英雄。

2011年,烏斯柯克號驅逐艦舉行越戰老兵聚會。

這時,這位南越飛行員全家已經融入美國。包括當年拋下的嬰兒在內,如今他們全家人都有體面的工作和成就。

聚會上,那位風燭殘年的南越飛行員獲得了美軍專門頒發給優秀飛行員的勳章。

常風行動正在撤退的南越難民。

在2015年常風行動四十週年,他的故事和烏斯柯克號驅逐艦的故事,都成爲被紀錄片《越南的最後一天》最爲感人的內容。

常風行動在爭分奪秒地進行着。

西貢本地時間,下午,4時20分,西貢外海,中途島號航空母艦。

一位南越空軍少校正駕駛着一架O-1觀測機向中途島號航空母艦飛來。

在戰爭的最後,這位南越少校在西貢家中接出妻子和5個孩子奔向空軍基地,駕駛飛機毫無目的飛向南海。

O-1觀測機不是艦載機,兩次嘗試降落失敗後,南越少校在甲板上空滑翔時,投下了用領航圖包裹菸灰缸。

降落中途島號航母的O-1觀測機和飛行員留言。

在領航圖的空白處,寫着:

你們可以把那些直升機往甲板旁邊挪嗎?這樣我就能用你們的跑道降落了。我還可以再飛一個小時,你們有足夠的時間挪開飛機。

請救救我。飛機上有我的妻子和五個孩子。

讓一位從未在航母有過起落訓練、飛行的南越少校駕機降落,這對中途島號航母而言,無疑冒險。

然而,上校艦長勞倫斯·錢伯斯很快下達了讓地勤人員清空飛行甲板的命令。

和烏斯柯克號驅逐艦推落的越南難民駕駛的直升機不一樣,在中途島號航母上,美軍爲清理甲板推落海中的,是中途島號航母配屬的現役直升機。

隨後,在美軍官兵熱烈歡呼聲中,這位並沒有學過在航母上進行起落的南越少校,奇蹟般以一次成功地在中途島號安全降落。

常風行動,美軍在甲板上推落直升機到海中。

至今,這位南越少校依然是越南第一位在航母完成固定翼飛機降落的第一人。

後來,中途島號官兵爲這位勇敢的南越少校一家專門建立基金會,幫助了他和他的一家順利地移民、融入美國。

經歷不可思議的瘋狂的冒險後,這架O-1觀測機,至今保留美國彭薩科拉海軍博物館,成爲常風行動的永遠見證。

在常風行動中,中途島號航母及整個第76特遣艦隊爲拯救南越難民,一共將46架各式飛機推入大海。

此外,他們在艦隊水域還拯救了超過4萬名投奔怒海,搭乘船隻、舢舨、救生艇等南越難民。

1975年4月29日,西貢時間19時左右。

這時,佔領西貢新山一機場的北越軍隊逐步向周邊推進,機場附近的美國武官室館區形勢愈加嚴峻。

西貢市區的美國大使館,現在成爲唯一的可供起降美軍直升機的地點。

在4月29日至30日的整個晚上,直升機以10分鐘一個架次,在大使館院內與頂樓停機坪頻繁起降。

誰也未料居然有那麼多的難民決絕要求離開即將“解放”的越南。

逃難人數如此之多,使得每架直升機都在趕超着超載記錄。

很多難民攀爬着直升機起落架和機門起飛,體力不支,在途中掉落死去的,根本無法統計。

現在,已經到了常風行動最後關頭。

常風行動中逃難的南越難民。

這時,頻繁起落的每架直升機都已是嚴重超載,單機搭載的難民已達7、80人之多,超負荷工作讓駕駛員身心俱疲。

夜間,一架美軍直升機在降落時墜海,正副駕駛員均告死亡。

4月30日,西貢時間0時30分,白宮。

傷亡事故報告讓福特不安。他疲憊詢問基辛格博士:不如暫停撤離行動,等明天天亮再繼續進行?

基辛格解釋回答:

我們與北越之間心照不宣的諒解,是極其有限的。

如果暫停撤離,很可能讓河內方面誤判我們的意圖

於是,華盛頓方面向西貢的美國大使館發出最後指令,要求在天亮之前結束常風行動。

是時,馬丁大使向第76特遣艦隊,還有75名美國人、181名陸戰隊員以及最後的500名南越難民發出通知,等待最後的撤離。

常風行動轉運到軍艦上的美國人和南越難民。

美軍這一通知讓圍在大使館外的南越難民更加不安。

一些人在黑夜中哭泣着絕望散去,一些人執意等待,一些人則不顧一切希望突破美軍陸戰隊的警戒線衝進大使館。

4月30日,西貢時間4時30分,美國宣佈,就此結束其他國家人員和南越難民的撤退。常風行動只針對美國人。

這時,還有400多名越南難民滯留大使館內。馬丁大使不捨離去,向第76特遣艦隊司令惠特麥爾上將提請增加6架直升機運輸,然而,沒有得到迴音。

不久,美軍太平洋區司令蓋勒上將再次致電馬丁大使重申:僅撤離美國公民。隨着這一道命令,美軍陸戰隊員們開始驅逐非美國人離開樓頂停機坪。

常風行動期間,無數南越難民投奔怒海。

是時,在大使館內的中央情報局西貢負責人波爾加給華盛頓發出最後一份電報:

這場持久而困難的戰爭,以我們的失敗而告終。

在美國曆史上,這是獨一無二的經歷。

願我們不會再有第二次越南般的經歷,希望我們已經從中吸取了教訓

發完最後電報,美國大使館開始銷燬最後應該銷燬的文件和通訊設備,末日,到了。

4點58分,馬丁大使與其他外交官們搭機離開大使館。

5點24分,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人員搭機離開。

這一刻,北越第203坦克旅一路開槍鳴炮,在完全沒有敵人的態勢下,威風凜凜順利跨過新港大橋,開始向西貢市中心挺進。

7點53分,最後一架CH-46直升機,離開了美國大使館樓頂停機坪。

常風行動正式結束。在不到20個小時的緊急行動中,美軍以“第四撤離方案”,共計撤走了1373名美國人,5595名越南及其他國籍人士。

不到20個小時的撤退行動,逆轉和改變了很多普通人的人生。

常風行動中,順利出逃的南越難民們。

隨着最後的直升機離去,滯留在美國大使館的420名難民哭泣着、詛咒着,此後還有不少人斷斷續續,繼續衝進已經空無一人的使館。

滿地狼藉,遠處槍炮聲密。絕望至極,可想而知。

美國,沒有能夠拯救他們。他們即將面臨着他們未知的將來。

落在美國大使館內來不及撤退的,還包括近百韓國人。其中,包括韓國大使館經濟公使、陸軍准將李大鎔。

那些滯留在美國大使館的南越難民在未來遭遇過什麼,目前很難查找到準確的資料。

不過,有據可查的是,韓國李大鎔將軍與另外兩位第三國外交官在之後被越南羈押、扣留,直到1980年4月,才被釋放。

1975年4月30日,西貢本地時間上午10時左右

得悉美國人全面撤退消息,早就準備妥當的北越軍隊開始全面進入西貢市區。

上午11時左右,蘇式坦克闖入了南越總統府統一宮。

北越坦克衝進統一宮。

是時,佔領西貢消息傳到河內總部,黎筍、武元甲、范文同等熱淚縱橫,緊緊擁抱,相互慶祝。武元甲晚年回憶一生中最爲激動時刻:

總參謀部的同志們緊緊擁抱着我們和在場的戰士們。

本世紀最長的戰爭結束了,我們都哭了。

越戰正式結束,很多人爲這一瞬間哭泣,也有很多人將在未來,用一生爲之哭泣。

結束的話:常風行動有很多觸及靈魂的故事,感人,發人深思。

可惜橡樹個人之力,雖然精心、耗時去寫作,但是侷限之下不免遺漏。希望本文可做拋磚,爲朋友們喜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