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你還能搶救一下便被埋進棺材,你一定希望能爬出來詐個屍。事實上許多人恐懼於此——活埋恐懼症(taphophobia)。據記載,19世紀有數百人活着入了土。所以纔出現了這些腦洞驚奇的“保命棺材”。

1、你行你上型

2


圖中男子在南北戰爭後不久身亡……或許還沒死?(難道是林肯?)

這款1868年的設計是美國初代棺材專利之一。主要設想是,棺材連接着通風口,你要是在裏面詐屍了,就可以拉動槓桿搖動外面的鈴鐺,或者直接打開蓋子,然後自個兒爬出來。要是你一禮拜還不打算出來,他們再來給你蓋嚴實。

從根本上說,這棺材避免活埋的方法就是先不埋,你有能耐那就出去。

2、喪鐘不喪型

3


這纔是鬧鐘型棺材終極版!

這款1885年的專利聲稱,爲那些半死不活時被埋了的人提供了全新的“求生信號”。這款棺材不僅能提醒地面上的人,更能貼心爲埋着的人服務。一根拉線從外面引到裏面,讓埋着的人能夠呼吸;通過一根燈管,地上的人能看看裏邊的人死透了沒;埋着的人也能靠扭動身體,或者拉響頂上的鐘,來宣告自己的重生。

3、吹奏信號型

4


你要是醒了,嘴邊就有根吹管

這款1894年棺材給埋着的人裝了個通天笛子,要是他突然詐屍了,就能在腦袋邊找到這個信號裝置,還能掛起一些醒目的記號(比如紅旗不倒)。不過,等人來救期間,裏邊的人沒準就成了吹奏大師。

4、頭破玻璃型

5


這棺材會在你頭上敲出生命的律動。

這款1899年的發明背後有着雙重用途:外邊的活人能透過玻璃看看裏邊的屍體死透了沒,等到死透了,就埋死這玻璃窗;這期間,要是裏面的人詐屍彈起來了,就會撞破玻璃窗讓空氣流通進去,而玻璃清脆的破碎聲也能吸引外面的人把他救出來。

5、聞香識活人型(死了也能沒那麼臭)

6


聞起來還活着!

這項1899年的專利也有兩個設計目標:要是你還活着,能給你提供外邊的空氣;要是你沒醒過來,用小燃燈灼燒消毒劑,也能淨化裏邊的空氣。有些人怕死而復生的時候一身惡臭,才搞了這款設計。

6、摩斯密碼型

7


摩斯密碼型棺材,專爲高端人才設計!

1904年發明的這一款,有着複雜的閉合迴路。要是裏面關閉了這個電路,就能打開氧氣泵,還會通過電路向外發射求救信號,得救幾率極高!

技術上來說你可能不用發成串的摩斯碼求救,發幾個簡單的符號就行。但是你要是無聊想發點長消息也未嘗不可,像是“快TM來救我,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7、 科技萬歲型

8


棺材創新永不停息!

這款去年的專利表明,保命棺材在21世紀仍有市場!它還有特別的宗教關懷:既然有些宗教規定在死後24到48小時內下葬,那活埋的風險可非常高。

其實現代化的救生方式和19世紀也差不多嘛。如今最大的好處是啥?不用打一套組合拳了,按個按鈕一步到位!

人類什麼時候是活埋高峯期?

1195271663394_1195271663394_r

你一定好奇,真有那麼多被活埋的慘劇?但這事TM沒法統計啊,畢竟所有數據點都死了!看來還是查一查活埋恐懼的高峯容易一些。

回顧歷史——從希臘哲學家到喬治·華盛頓,他們都怕埋的時候還沒死透。受到愛倫·坡那樣的恐怖小說家和當時的死亡氣息的影響,上述專利都呈現出維多利亞時期的病態狂狂潮。

022427.38028514_500

2010年電影《活埋》

但Google Ngram(全球書籍詞頻統計)統計出來,“活埋”一詞出現的高峯卻是在1952年。如今仍有很多活埋恐懼的例子,從2010年電影《活埋》到很多相關行爲藝術都可見一斑。

看來長期存在的恐懼大概永遠不會消散。所以,到時候訂一個保命棺材看起來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