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漢書

順應道德的人就興旺發達,背離道德的人就會滅亡。

我們知道,在戰爭中,道德之所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是一個民心向背的問題,這也正是孟子所說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順應道德不僅在戰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孔子曾經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統治者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國家的興衰成敗,“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平民百姓上行下效,以統治者的馬首是瞻,假若統治者能夠潔身自好,重德修身,老百姓也就民風純樸,少有作奸犯科的人,天下也就治理好了。

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得人心才能得天下”,這固然需要領導者具備高超的技能和才學,但高尚的德行往往對於得人心起着更爲重要的作用,所以,領導者再努力具備技能和才學的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讓自己成爲一個德才兼備的人,真正做到“以德服人”,這樣才能換來下屬的真心。

領導者自身具有很高的德行修養,對待下屬自然是謙恭有禮、關乎倍加,而那些德行修養低下的領導者,往往會爲了自身的利益而胡作非爲,這樣的領導者遲早會爲自己的無德付出代價的。

一個人德行修養水平的高低,往往可以決定他其他方面的成敗。那些能夠取得大成就的人,大多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德行修養。這好比把黃金和黃米飯糰放在小孩子面前,小孩一定會抓取黃米飯糰;把和氏璧和黃金放在鄙俗的人面前,鄙俗的人一定會取走黃金;把和氏璧和關於道德方面的至理名言放在賢人面前,賢人一定會選取至理名言。由此可知,智慧越精深的人,所取的東西就越珍貴;智慧越低下的人,所取的東西就越粗鄙。

我們雖不敢說自己多麼有智慧,但注重自身的德行修養卻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到的,尤其是那些處於領導地位的人,更應該把加強自身的德行修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並且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如此才能收到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