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大難之後,悲極致靜,人生淡如水,交友淡如水。人淡書淡。他的書法喜用淡墨,除個別聯句和行書篇章有濃墨之外,大多用的是淡墨,而且除了小楷,常用禿毫,即或行草和草書亦用柔筆,力避方折,字與字之間少帶牽絲,幾乎每篇都清雅、淡然、高古、秀逸,不見燥熱,更無煙火。這一點,作爲受過大難之人,是難能可貴的。這也許與他長期淡薄的禪林生涯有着直接的關係。所以,作爲山野之人、散淡之人、禪中僧人、飄泊文人,他學董其昌就是一件容易之事了。正是這種“禪定”之功,使他在恬靜中所作的小楷和行書,看上去就像是一泓平靜清澈的秋水、一片飄着淡淡白雲的藍天、一抹柔光四射的夕陽、一座薄如紗霧的遠山,真個是令人醉意頓生、冥思遐想、心馳神往。

他的用筆,喜減筆,中鋒禿毫,寓方於圓,省筆、借筆、挪讓,信手爲之,“不費妝綴”;他的用墨,輕盈雅淡,凸顯“淡墨空玄”之韻,極爲朗潤清澈、靜謐含蓄;他的構字結體,大小錯落,誇張變形,欹正互出,欹側峻險,有時甚至將一字變兩字,將兩三個字合而爲一。可以說,除正書外,他的行書、行草書、草書的點畫線條、結體架構、布白謀篇幾乎都能窺見其荷梅竹松石鳥魚蟲的筆法風格。其《行書詩冊》、《臨河敘六條屏》、《盧鴻詩冊》、《書畫對題冊》、《臨古書冊》等等,都是突破成法、以畫入書的經典之作。此外,他還常以篆籀筆法入於行草,開創了篆書糅入行草的先河,這也是八大不泥成法的典型例證。

書法,寫的是人生,是情趣,是心境。八大書法所展示的是從藝的軌跡,更是人生的寫照、生命的歸宿、性靈的激越。可以說,八大書法最突出最鮮明最感人的特徵就是“性靈”。性靈,是八大書法的至深內涵,是他生命的真諦。是性靈造就了他爍今震古的藝術人生,是性靈鑄成了他悲天憫人的鮮活靈魂。上面講到的“功厚”、“淡遠”、“意空”、“無法”、“理達”,只不過是性靈生髮的基石、風韻、境界、表象和底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