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安4月21日電(韋柳坤)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母基金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8中國母基金百人論壇今日在西安召開。中國PPP基金董事長周成躍指出,基礎設施類母基金應該實行相對寬鬆的監管制度,對不同類型的母基金不要“一刀切”,要促進多樣化的母基金生態格局。

“監管方式取決於母基金的管理和發展方向。比如,母基金投資標的一般有產業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等,相對來說,基礎設施類項目的投資金額更大,投資期限更長,項目本身的存續期也更長,需要相應的監管配套政策。”周成躍稱,不同母基金的設立目標、經營方向、資金來源等都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來規範。

“回到母基金本身。基礎設施類項目通常有幾個共同點:一是,安全性相對較高;二是,收益率相對偏低;第三,投資期限相對較長,長達15年,甚至30年。”周成躍認爲,作爲長期資產配置標的的項目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但日趨複雜,金融領域顯露出“脫實向虛”、“以錢炒錢”等非理性發展的傾向性苗頭,政府設立的母基金擔任的是一個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實體經濟建設的角色,通過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據周成躍介紹,PPP模式是政府和社會資本間的合作模式,是雙方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長期合作關係,一般由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分工作,並通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回報,政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質量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

根據現有行業領域劃分,PPP投資主要涉及交通運輸、市政工程、城鎮綜合開發、旅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建設、醫療衛生、政府基礎設施、能源、農業等19個行業,基本上都屬於實體經濟發展領域,周成躍稱,儘管發展勢頭良好,但是母基金仍然面臨“引導難”的問題。

周成躍認爲,當前並不缺社會資金,但是社會資金的投向仍然需要積極引導,以投入一些對今後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國家支持的領域。此外,在政策層面,政府要給予引導類母基金更多的優惠政策,從經濟、稅收等方面對母基金給予支持;在規範上,應該增強母基金的自主運行能力,強調市場各參與主體的平等性,爲母基金的運行和發展創造成熟良好的投資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