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联导读】近年来,互联网+物流的迅速发展,让即时物流领域也变得风起云涌,各路巨头资本纷纷杀入战场,推出“分钟级”配送的物流服务。京东、沃尔玛增持新达达,菜鸟战略控股点我达,饿了么上海试点同城跑腿,美团上线闪购业务,顺丰推出“同城急送”,苏宁以“苏宁秒达”强势入局,市场竞争再度升温,谁又会是最后赢家?

近年来,互联网+物流的迅速发展,让即时物流领域也变得风起云涌,各路巨头资本纷纷杀入战场,推出“分钟级”配送的物流服务。京东、沃尔玛增持新达达,菜鸟战略控股点我达,饿了么上海试点同城跑腿,美团上线闪购业务,顺丰推出“同城急送”,苏宁以“苏宁秒达”强势入局,市场竞争再度升温,谁又会是最后赢家?

随着新零售场景的延伸渗透,一大批伴随O2O发展起来的即时配送平台立足同城供应链资源,并与各大电商、物流企业抢占线下流量入口,仅仅两个月,累计获得融资已不下50亿元。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即时配送已成为今年上半年快递物流领域投融资第一大方向,即时配送的同城速递领域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30%的增速,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

相对传统物流,即时物流是指配送平台接到用户通过PC或者移动互联网渠道即时提出配送到达时间、数量等方面的配送要求后,在短时间内响应并进行配送的方式,即时物流省去了中转、分拨等中间环节,减少了库存压力和长途运输的高投入,极大提高了快件的派送效率。但在一些专家看来,即时物流模式人员分散也加大了整体的管理难度,行业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模式尚未成熟的痛点;如何获得流量、利用技术应用升级将是未来即时配送平台发展的聚力点。

同城配送抢夺战 “兵”分三路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即时物流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18年和2019年国内即时物流行业订单分别会达到124亿单和159.2亿单,订单增速分别为39%以及28.4%。国家邮政局的数据也显示,2017年,全国同城业务收入达733.65亿元,预计未来5年仍将保持30%的增速。

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这一领域目前仍然可以说是处于混战状态,并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从巨头们的举动可以看出,目前主要的“玩家”分为三派。

第一类,各大外卖配送平台,如饿了么的蜂鸟配送、美团的专送团队、京东到家和达达等。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兴起以外卖领域为切入口,即时物流能实现爆发式增长,外卖O2O可谓功不可没。由于用户基数大,交易频次高,外卖需求的兴起极大推动了即时配行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送外卖”造就了即时物流。

第二类,电商巨头+传统物流企业。在高增速的市场红利吸引下,京东“闪电送”、阿里“分钟级配送、“苏宁秒达”、顺丰上线“同城急送”、中通“CityExpress”......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入局即时物流;顺丰、韵达、中通、圆通等物流企业也先后在多个城市的同城配送市场进行试水。

第三类,顺应市场需求而生的新兴即时配送平台。在消费者对即时性、便利性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专业即时配送企业应运而生,代表平台如闪送、人人快送等。这些在业务和服务范围更加垂直细化的即时配送平台,得到资本的青睐之后,资金的充足带来势不可挡的扩张步伐。

相比传统物流只分为大件、小件进行配送,即时物流的配送场景更加复杂,配送品类也更加多样化,从最初的外卖,延伸到商超零食、生鲜以及电商快递、医药领域。外卖需要保温,一些冷冻食品需要冷链配送,这也增加了配送难度,对配送人员的规范和平台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商的发展,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痛点却尤为突出,如何才能让即时物流发展又快又好,还需要立足长远。

利益与规则下的冲突,规模化配送人力难保证?

听单、抢单、取件、配送、签收,同一个城市中从A到B进行业务订单配送…对于同城即时配送平台的配送员来说,这样的工作并不陌生。不可否认的是,同城配送的市场很大。快节奏的社会让很多人愿意花钱买时间。

在各大即时配送平台繁荣的背后,配送员成了链接平台与客户关键环节,在利益与规则冲突下,是他们用速度与激情撑起了具有千亿级别的商业市场。

“不签劳动合同,配送员每天缴纳保险费。”据了解,大多数同城即时配送平台并不会与配送员签订用工合同。配送员唯一的保障,就是每天强制上缴的保险,在接单和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和个人责任事故都将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现在无论是巨头还是同城即时配送赛道玩家,都把火力聚焦到了C段市场, C端业务的厮杀往往更为残酷,行业竞争激烈,运力最重要。因此,同城即时配送行业也凸显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对于同城即时配送平台而言,这种不签合同的众包用工模式可以借此快速增加配送人力和运力让配送更加高效,便于平台占领市场、降低成本。然而,这样的弊端也日益凸显,配送活动可控性不强,配送质量监管难,且配送服务用户体验难以把关。

在配送员奖励和佣金提成收入上,大多数平台标准一致,从客户支付的价格里向配送员支付80%,剩余20%为平台信息管理费。并根据客户端一些用户评价反馈,服务比较好的配送员可以多派一些订单,得到更多的收入。

由于同城即时物流讲究的是时效,各家平台不得不在“时效”上赶超他人。“现在平台规定严格,必须要按时间送到,否则扣除配送费。”在此种收入模式下,配送员要提高收入,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接单率以及好评率来达到了。这种模式也给配送员带来了时间上的巨大压力,为了配送更多订单以及佣金,特别是在配送过程中,背后会导致出现一系列难以把控的潜在隐患与安全。

最后一公里配送痛点亟待解决,行业监管需跟进

尽管市场空间巨大,参与企业众多,但即时配送行业目前仍有不少痛点待解。最明显的,就是为追求更好的客户体验,即时配送更强调“快”,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

近来,医学泰斗被外卖骑手撞伤致死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实,由于骑手配送途中一味追求快,安全事故频发。当前,随着城市配送品类、配送量的增加,消费者对高时效的追求也日益提高。目前,外卖配送仍以两轮电动车为主,快递配送则以三轮电动车为主。

据深圳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发生涉及即时配送电动车交通事故7起,死亡4人,受伤3人,共查处涉及即时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35164宗,占电动自行车违法总数9 .8%。深圳市交警局相关负责人提到,由于众包模式的平台对配送人员的约束力较弱,导致行业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即时配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交通安全,对配送时效的考核指标不科学,使用超标配送车辆,配送员因争抢时间、或看手机接单扰乱交通秩序,冲红灯、逆行、不戴安全头盔等乱象频发。

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表示,要强化服务创新,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要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痛点,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末端配送车辆标准,在路权管理和通行停靠方面出台一些管理政策,同时鼓励企业末端创新,共同发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痛点。

目前,快递行业由邮政部门负责监管,但即时配送并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快递和即时配送的边界日益模糊,在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下,需对即时配送的监管尽快提上日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