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爲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牀問題。而家長們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會手足無措,那麼當遇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讓重慶佳月薈月子中心教教你。

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新生兒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峯,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牀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纔開始出現黃疸,均爲病理性黃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處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1、每天仔細觀察新生兒鞏膜、皮膚、粘膜、手腳心顏色變化即新生兒精神狀況,並做好記錄。

2、如果發現新生兒鞏膜、皮膚或粘膜發生黃染,而睡眠及精神狀態良好,喫奶正常,大小便正常,則產婦適量增加自己的液體攝入,以使新生兒得到足量的水份而改善代謝;產婦飲水量足夠,新生兒仍輕微黃染,則鼓勵產婦繼續母乳餵養。

3、若黃疸逐日加重,鞏膜、皮膚及粘膜外手腳心亦出現黃染,但精神良好,喫奶及大小便無明顯異常,則建議停止母乳餵養2—3天,待黃疸減輕後再繼續給母乳(期間以奶粉代替),或者向保健醫生諮詢。

4、若新生兒鞏膜、皮膚、粘膜及手腳心均黃染且迅速加重,伴有煩躁哭鬧或精神萎靡,拒乳或大便發白等異常,應建議家長立即帶孩子就醫。

新生兒黃疸對比

【注意事項】

■大部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於生後2—3天出現,4—6天最重,10—14天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可持續3—4周,以早產兒多見。因此,若新生兒黃疸持續超過4周,應建議家長帶孩子就醫。注意在自然光照下觀察新生兒,以免因光照影響判斷。

■若新生兒爲重症黃疸(生後24小時內出現,程度嚴重,血清膽紅素超過255微摩爾/每升)已在醫院治療好轉後返家,則黃疽程度是逐漸減輕的。若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或有所加重,同時伴有精神症狀(也可不出現精神症狀),則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

照藍光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點所決定,胎兒出生後由於血氧分壓突然升高,紅細胞破壞很快,產生較多膽紅素,而新生兒肝酶活力低,無法清除過多的膽紅素,因而發生黃疸。另一方面,新生兒黃疸多發生於母乳餵養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又一原因,但這種黃疸多爲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沒有危害,應鼓勵母親繼續母乳餵養。

註解:母乳性黃疸有的寶寶居然到了兩個月才消退,而且寶寶也正常,所以要是可以確認爲母乳性黃疸就不要太擔心。一般停幾天母乳就會好了。如果產婦是O型血,丈夫不是O型,那在寶寶黃疸嚴重、長期不退的時候要想到“ABO溶血”的可能,需要及時就醫。要是產婦血型爲RH-(RH陰性),就更要注意了“RH溶血”是比較兇險的,一般都需要換血治療,但這種情況在生產的時候醫院應該是有備案的。“ABO溶血”則不是太兇險,一般通過藥物加光療就可以治癒,也有個別嚴重的需要換血,但治癒後很好。老人說多曬曬太陽有助於黃疸消退,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新生兒皮膚細嫩還是不要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比較好,要是隔着玻璃曬,就沒什麼作用了,所以沒必要因爲黃疸就讓寶寶長期曬太陽。還有茵陳水是可以減輕黃疸症狀的,出生之後喂葡萄糖水也可能略微緩解,但需要先和醫生溝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