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中山县荆坪战国墓出土了三件早期的玻璃器,两件为玻璃壁,一件为极为罕见的蜻蜓眼料珠,这个小小的蜻蜓眼料珠却来历不小,用途更是让人意想不到!

这个呈蓝色半透明蜻蜓眼料珠为角堆状,高3.1厘米、最大孔径1.12厘米,重38.4克。中间镶嵌着蓝白相间的类似蜻蜓眼球的“眼珠”,是中国特有的铅钡玻璃所制。

这并不是“国产”的器具,而是由中亚地区传过来的带有神秘意义的神器。

“蜻蜓眼”最早起源于埃及,是天空和太阳的象征--冥神的儿子荷路斯眼睛的化身。古埃及用荷路斯这个天神的眼睛作为护身符,并相信可以从中获取战胜邪恶的力量。这样的避邪神物后来广泛的流传在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地区。我国最早的“蜻蜓眼”珠出土于西周晚期的新疆拜城和塔城。

作为一件“洋产品”,至少能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在战国时期的部分中国人眼里,相信随身携带的形状怪异的“蜻蜓眼”料珠可以起到辟邪的效果,而且可以保佑墓主人永生。

例如在1928年,洛阳金村东周墓葬群出土的嵌玉嵌蜻蜓眼式玻璃铜镜,这个墓葬群是东周的天子墓,天子的陪葬品竟然带有“蜻蜓眼”的铜镜!以及曾侯乙墓、湖南长沙楚墓M1955等墓穴中均出土过“蜻蜓眼”陪葬品。考古学家认为,在这些品级较高的墓葬中发现这样的“舶来品”,足以见得此神秘的辟邪物在当时价格珍贵,和受权贵的青睐的程度。

今天咱们就讲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意见的话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如果你喜欢的话,也请留言支持我,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