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的背後,有個低調的中國科技巨頭,它在十年間增長超百倍,根據美國財富雜誌公佈的《中國500強》排名,去年這家企業以267.46億元的年營業收入排名第234位,市值達到460億左右(截止到2018年8月30日)。

這家叫歐菲光的中國科技企業旗下的三大產品系列:觸控顯示類產品、光學產品、傳感器類產品已成爲全球智能手機廠商的一線供應商。

歐菲光創立於17年前,由香港迅啓與深圳智雄電子兩家公司共同創建,但是產品開發過程中,進展並不順利,而當時正值科技泡沫破裂,企業陷入了困境。爲了扭轉現有的局面,企業找來其中一位股東蔡榮軍來掌舵,蔡榮軍是潮汕人,早年畢業於汕頭大學,在柯達公司做了近6年,一路從底層技術員做到技術部的管理層,技術背景比較深厚。離開柯達後,蔡榮軍同意進入歐菲光科技。

經過市場調研分析,蔡榮軍決定把產品轉向消費電子產品的精密光電薄膜元器件,並與前股東商量好承包利潤分成,但是事與願違,在兩年的時間歐菲光並未盈利。04年的時候 ,兩家創始股東覺得這公司沒什麼希望了,就以四百多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蔡榮軍,就這樣蔡榮軍接盤了歐菲光。

原股東退出後,蔡榮軍繼續在他所專注的領域埋頭深耕。兩年後,歐菲光生產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已成爲全球第一大供應商,佔據全球近百分三十的市場份額。在依靠紅外截止濾光片解決了企業生存問題之後,隨着智能手機的興起,蔡榮軍敏銳地感受到了風口的來臨,他把企業的重點轉向移動設備觸控系統轉型,主攻電阻屏。

也許是潮汕商人內斂的性格,儘管歐菲光已經上市,但他本人非常低調。手機的更新換代週期比較快,從電阻屏到電容屏,蔡榮軍也一在不斷變化。歐菲光不斷更新的產品技術,手中訂單也從國產手機廠商華爲、中興、聯想,拓展到全球手機巨頭蘋果、三星、索尼等,成爲其主要供應商。

六年前,歐菲光以八百五十萬併購蘇州蒙斯威科技有限公司,並獲得的觸摸屏技術。在那之後一年,曾經的觸摸屏老大TPK被歐菲光趕超,歐菲光一躍成爲全球最大的觸摸屏生產製造商,穩居觸控行業龍頭地位。

有生意頭腦的蔡榮軍並不滿足現有的一切,把目光轉向了攝像頭模組領域,在國內市場上舜宇光學和光寶爲主要玩家。歐菲光憑藉着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核心客戶優勢和在微攝像頭組件的技術優勢,僅一年就建成了國內唯一全自動化CCM生產線,進入了一線主流供應商。

十年前,歐菲光年收入才1.53億元;到了去年,他們全年營業收入已經超過260億元。在這10年裏增長了100多倍。蘋果公司發佈的iphone X 手機的部分前置攝像頭模組便由歐菲光供貨,並得到蘋果CEO庫克的親自考察。

爲了更好的在全球產業鏈中撐握主動,他們又把領域拓展到了生物識別,以觸摸屏、攝像頭、顯示模組、指紋識別的技術組合佈局全球電子消費市場,不知不覺蔡榮軍已經帶着歐菲光走過了14年。

如今的這家企業已經成爲全球的電子巨頭,幕後的老闆蔡榮軍也很少出現在大衆眼中,他曾這樣表示:“失敗都相似,成功並不同,因爲成功是學不來的,要靠自己去創造。”也許正是這樣的信念,才讓歐菲光成功走向了全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