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19世紀30年代以德,意,日三國爲了進一步的擴大歐,亞地區的侵略戰爭,於1940年9月27日三國在柏林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就是被稱爲的《三國軸心協定》,從此日本更加肆無忌憚的加快了侵略的步伐,全面侵華,偷襲珍珠港,掃蕩東南亞,犯下累累惡行。

經過中國軍隊的長期抗戰,隨着兩顆原子彈在廣島,長崎炸響,日本纔開始老老實實的投降。然而日本並沒有按照當時德國的設想那樣,德日兩國同時向東西兩個方向夾擊蘇聯。日本選擇了偷襲珍珠港削弱美國的海軍力量,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其東南亞,以此獲得戰略資源。

日本爲何違背《三國軸心協定》放棄夾擊蘇聯而去招惹美國呢?原來當時的日本有兩個侵略方案,分別是北進計劃和南進計劃。起初北進計劃佔了上風主張以陸軍爲主,配合德軍從西向東攻擊到貝加爾湖地區,已達到擊潰蘇聯的目的。南進計劃是以海軍部提出,主張入侵東南亞,奪取荷屬印度尼西亞的石油資源。

衆所周知,日本最終選擇了南進計劃放棄了入侵蘇聯,雖然屯兵10萬精銳的廣東軍在東北,但直至投降日本都不敢動下蘇聯。原來是在德意日三國同盟前,日本就和蘇聯有過一次單挑,最終蘇聯戰神朱可夫以6000傷亡的代價全殲60000日軍,此戰後日本再也不敢惦記蘇聯。

朱可夫一生光輝無限,指導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使其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的重要轉折點,在保衛莫斯科的戰役中更是指揮有方,顛覆了納粹德國企圖蘇聯政權的野心。因此他被公認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蘇聯也爲授予了元帥軍銜,也是蘇聯繼斯大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人。

朱可夫領導的這場戰爭叫”諾門罕戰役”,它是爆發在蘇聯遠東地區的一場戰役,也許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不是那麼有名,但是日本史學家稱這場戰爭爲“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直接讓日本放棄了”北進計劃”侵略方針,也爲日本的失敗埋下伏筆。

1939年日本,日、蘇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僞滿洲國”及“蒙古國”爆發了“諾門罕戰役”,5月11日,日軍以和外蒙軍爲諾門罕地區邊界問題,向外蒙軍發動入侵,企圖佔領其東部的哈拉哈地區作爲入侵蘇聯,實行”北進計劃”的跳板,爲此不斷在哈拉哈地區增兵。

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蘇聯任命朱可夫爲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司令員,負責對日作戰。他充分利用蘇聯武器方面的優勢,統一協調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行動,採用迂迴包抄的戰術。讓日本真正的見證了什麼叫鋼鐵洪流。猝不及防的日軍只能端着刺刀衝向坦克最終結局可想而知,蘇軍以6000的代價全殲了60000日軍。

當然日本也是個光腳不怕穿鞋的,日本喝完的汽水瓶自制握燃燒瓶衝向坦克,也讓蘇軍損失慘重,一個小小的哨所也是幾度易手。據統計整個“諾門罕戰役”蘇軍在諾門罕戰役消耗掉31000噸彈藥,相當於整個中國八年抗戰的總消耗量。

原本日本還想趁蘇聯大清洗的時,在日蘇戰役中佔點小便宜。但此舉也正好挽救了朱可夫這一代名將,使其戰功卓越免遭迫害,更是讓蘇聯看到朱可夫出色的指揮能力。戰後他隨即調往莫斯科擔任方面軍司令,參謀總長,元帥等職,讓斯大林如虎添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