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釣友會問

爲什麼我的魚竿買來的時候是19調

用着用着就變成了28調、37調了

以前釣個兩三斤的魚幾分鐘搞定

現在還得遛上個半天,這是爲什麼?

不知道其他釣友有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小編爲了這個問題特意整理了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問題,也是希望大家對魚竿有更深的認識。

爲什麼魚竿會越來越軟?這3個“壞習慣”,記得改

竿子的調性時間久了是會改變的,不管是高碳竿還是低碳都是如此,不過高碳竿變軟的速度相比低碳竿慢一些

竿子變軟主要和操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說到底釣的魚越多越大、使用次數越多、錯誤操作越多,竿子軟的越快

一、上大魚時不可生拉硬拽。

很多釣友遇到大魚時喜歡生拉硬拽,喜歡暴力用竿,其實這樣相對來講是失去了釣魚最初的樂趣

在生拉硬拽的時候,竿子可能已經超出了本身的彈性範圍,也許不會斷,但時間久了就會變軟,腰力(彈性)也會變差

尤其是黑坑,都是飛抄、飛磕,小魚也就不說了,有些三四斤的鯉魚也是貼水面飛上來,如此下去會影響魚竿的壽命

二、關於線組的不合理使用。線組方面說三點:

1、粗線。

正常來說每個竿子都有一個線組使用範圍,只要不出現錯誤操作,在這個範圍內的線組都沒問題,遇上大魚斷也是先斷線,而不是斷竿

有些釣友爲了減少切線率,忽略了這一點,不顧線組搭配,線是斷不了,但魚竿也是會受影響的

2、超長線。

超長線就是線比竿長,這樣的搭配雖然能夠釣的更遠,也增大了遛魚半徑

但當把魚遛翻想拖到身邊卻沒有那麼容易,魚竿會比正常線組的彎曲弧度更大,時間久了同樣也是對魚竿本身會產生損耗

3、大力馬線、碳線。

大多數情況魚線用的是尼龍線,尼龍線的彈性較好,中魚後可以分擔一部分壓力

而大力馬線和碳線因爲拉力強勁經常被用來釣大魚,可是相比尼龍線這個線彈性非常差

尤其是大力馬,幾乎零彈力,這也就意味着當中大魚後所有的力量全在魚竿身上

三:不分魚情用竿。

有的釣友喜歡一根魚竿打天下,但魚竿分爲鯽竿、鯉竿、綜合竿,不同類型的魚竿定位自然也不同。

釣大魚的鯉竿去釣小鯽魚倒沒事,也就是會累一些;但如果拿鯽魚竿拉草魚,不爆就已經很幸運了,變軟是有可能的

魚竿需要合理的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