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萬衆矚目的“九子奪嫡”事件,始於皇太子被廢,最終以皇四子胤禛繼位,然後在宮廷內外掀起了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清洗運動結束。

根據史料記載可以發現,雍正的皇位繼承權存在諸多的疑點:

1、南苑狩獵回暢春園的康熙,臨終前並沒有召見其他皇子和大臣。可以推斷當時與外界隔離通訊的康熙,一直被皇四子胤禛和支持他的隆科多所控制。

2、康熙晚年分別在皇宮和暢春園二處親筆留下傳位詔書,而雍正登基時並沒有公開康熙留下的傳位遺詔,只是公佈了康熙對自己死後如何安置衆多嬪妃以及其他皇子皇孫的遺詔,當時隆科多隻是口傳康熙旨意,直接宣佈雍正無詔繼位,可以推斷出隆科多爲了支持胤禛,毀掉了康熙的傳位詔書。

3、平定西藏、準葛爾丹部叛亂的撫遠大將軍王胤禎(皇十四子),在康熙57年至61年回京述職期間已經行駛並享受儲君待遇,由於他在諸多皇子中貢獻最大、威望最高,並且長期掌控大清軍權,按康熙的尚武風格和立賢不立長的大清祖制,具備讓大清永享太平能力、即將凱旋而歸的胤禎纔是康熙晚年指定的合法繼位人。

綜上所述,康熙遺詔中的合法繼承人並非皇四子胤禛,而是皇十四子胤禎。所以雍正的皇位並非康熙自願給的,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奪來的。

通過各種手段最終繼位的雍正,登基後首先做的就是掩蓋篡改詔書的事實,將康熙身邊傳達旨意的梁九公、趙昌等貼身內侍處決;緊接着將康熙心目中的合格繼承人、正在代父御駕親征的皇十四子胤禎從西北正急召回京,解除兵權並圈禁和迫害至死;隨後將支持胤禎的皇室宗親逐個殺害;最後是將奪嫡時支持自己的功臣年羹堯和隆科多、謀臣戴繹等最親近的心腹先後滅口。

這一系列堪稱完美的操作,演繹了出一代帝王雍正的傳奇前半生,同時也讓人們體會到皇室奪權的殘酷以及親情的淪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