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明天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嗎?

明天是“4•23”世界讀書日

自2007年全省農家書屋啓動儀式在青口鎮舉行以來,閩侯縣不斷加強農家書屋的建設,先後撥出專款,用於改擴建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建設農家書屋,在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在縣委、縣政府主辦的農家書屋“遍地開花”的今天,閩侯縣也出現幾家由私人辦的“草根書屋”,荊溪鎮關中村報館便是其中一個。時值“4•23”世界讀書日前夕,讓我們一起到關中村實地探訪這家“草根書屋”和它的主人林寶根。

▲(林寶根展示收藏的報刊)

因爲對航天知識的好奇

農民開啓漫漫藏書路

今年53歲的林寶根,是荊溪鎮關中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家庭出身。據瞭解,他是閩侯縣藏書最多的民間人士之一,從1999年便開始收集各類書報,時至今日,已經收藏了2萬多份書報,而在這些書報內,關於航空航天類的佔了很大一部分。據他介紹,他是個超級航天迷,他的藏書之路就是從收集航空航天類書報開始的。

▲(林寶根收藏的航空航天曆史資料)

“這些年,我通過各種方式收集到不少航空航天類書報。現在,我還在通過各種途徑蒐集這方面的書報。我想在退休後,策劃關於航空航天類書報的展覽。”林寶根說,“因爲受到收藏航空航天類書報的啓發,我還開始收集各類民國舊書,那些都是那個年代的實物原稿。”在他看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歷史資料會越來越少,但它們作爲一種文字載體,真實再現了我國各個階段科技文化的發展成果,這樣的收藏特別有意義。

▲(林寶根收藏的民國書報)

林寶根說:“很開心能因爲對航天知識的好奇,開啓我的藏書路,讓我在這19年內增長了很多知識。”說到這兒,林寶根展示了他開始藏書以來,抄錄的各種筆記。

▲(林寶根抄錄的常用字典)

好的知識就該拿來分享

自費開辦草根書屋

隨着家裏的藏書越來越多,林寶根逐漸萌生出“想找人分享這些書報、知識”的想法。“我自己在村裏待了那麼久,也知道村民們都需要書本上的知識,需要健康的文化生活。所以,我就想和他們一起分享這些書,也算是爲大家辦點好事。”林寶根說。於是,他開始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上網查閱資料,仔細籌劃書屋的建設,在徵訂補充各類書報、購置藏書櫃、舊屋改造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

終於,2008年,林寶根順利在自家辦起“民間書報展覽館”。後來,又恰好趕上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縣科技文體局將“農家書屋”的牌子掛在了他家門前,同時還送了3000多本圖書,進一步豐富了書屋的書籍種類。從此,林寶根和他的書屋名氣大增,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個“草根書屋”看書。

▲(林寶根展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榮譽證書)

“我們這個書屋從開辦以來,一直都是供大家免費閱讀的。每天的開放時間是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每逢節假日都是書屋最熱鬧的時候,因爲一到這個時候,不僅老人們會來這裏讀書看報,很多平時忙於工作的青年人、中年人,還有平時都在上課的學生也會過來看書,這些人裏不僅有我們關中村及附近三個村的民衆,還有從其他鄉鎮甚至市區過來的民衆。”林寶根自豪地說。

良好習慣要進一步傳遞

書屋開辦盼後繼有人

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種非常好的習慣,而好的習慣自然需要進一步傳遞。

▲(林寶根及其家庭多次受到縣委文明辦的表彰)

林寶根膝下有一對兒女,爲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他在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就經常帶他們到書屋看書。在他的薰陶下,兩個孩子都能認認真真地閱讀完每一本書,並對書中的內容倒背如流。不僅如此,兩個孩子還經常帶自己的同學、朋友來書屋看書。

提到這些,林寶根的眼裏滿是光芒,他說:“他們兩個以前都愛看《故事會》等等文學類的書,每次書屋裏一來客人,或是他們自己帶人過來的時候,都會主動給人家介紹這些書,和人家說這些書裏的內容。”

對於書屋未來的發展,林寶根說,等他一退休,他就會把整個精力投入到書屋建設上來,直到自己動不了了爲止,希望到那個時候,兩個孩子能接手書屋,倘若孩子實在分不出精力,就將書屋交給縣政府,“不管怎樣,都希望這個書屋可以繼續辦下去!將閱讀的好習慣傳承下去!”

校對:邢晨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