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屢一下孝莊太后的家庭身份,以便於大家更好的瞭解她,她是蒙古的博爾濟吉特氏,其父是科爾沁貝勒寨桑,她的老公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皇太極,但是皇太極並不是太喜歡她,因爲皇太極更愛的是孝莊的親姐姐海蘭珠,對你沒看錯,她姐倆都嫁給了皇太極,後來孝莊生下了後來成爲順治皇帝的兒子福臨,後來的康熙皇帝也是孝莊一手帶大的。

其實按照祖制,在孝莊死後她應該埋葬在瀋陽的北陵(皇太極陵墓),和他的老公入葬一個地宮,但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她並沒有歸葬瀋陽,而是埋葬在了清東陵。但這裏有一個謎團,就是孝莊的陵墓的位置,看下圖。

按常理講孝莊不願歸葬北陵,就在清東陵的話,也應該是在清東陵陵區內風水比較好的地方纔合理,但她的位置卻在清東陵的風水牆的之外,也就是說她並沒有在陵區內,而是單獨的孤零零的在外面。據正史記載,孝莊皇太后死在了她孫子康熙朝,死後康熙一直也沒有把她入土而安,孝莊的靈柩一直放在她兒子福臨孝陵的旁邊,直到她的曾孫雍正朝才動工興修孝莊的昭西陵。

這個便是孝莊的昭西陵衛星圖,孝莊之所以37年不下葬,據稱是和一個野史有關,同時也是大清的三大疑案之一,這個事兒便是太后下嫁多爾袞的傳說,據說順治福臨能登上皇位,全靠了孝莊用身體“賄賂”了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弟弟多爾袞,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是黨政軍一把手,只要把多爾袞拿下伺候好,福臨纔有就會穩坐皇位而不被推翻,所以野史說孝莊做了對不起皇太極事兒,所以死後不敢讓孫子把她歸葬到皇太極的跟前,怕的是在地下相見後不好交代,所以孝莊死後也立下了遺囑,希望自己陪伴在兒子的身邊而不去瀋陽。再者說,皇太極生前和孝莊的感情也就那麼回事,因爲皇太極最上心的是孝莊的姐姐海蘭珠,所以生前不那麼待見,死後就更不求歸葬了。之所以康熙到死也沒解決下葬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康熙是在是不知道如何安置,咱康熙朝唯一做的事兒是把慈寧宮東側五間殿全給拆了,然後全部運往在孝陵紅牆外按原樣易地重建,並且作爲太后靈柩的“暫安奉殿”。沒想到一直拖到了康熙死,這事也沒解決,說話這個問題倒了雍正手上,要說還是雍正聰明,利用一個大臣的建議:說咱大清這麼風調雨順,就是因爲孝莊的“暫安處”歪打正着就是一個風水絕佳的好地方,咱們不如直接就地建陵,那也別去了,這樣可以永保大清四海昇平,雍正直接批示:就按你說的辦!這樣停靈幾十年的孝莊終於得以真正安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