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测距到今天仍然不能得出非常精确的距离,这完全在于观测技术上仍然没有更加突破的方法,还有天体距离过于遥远,也造成了距离上的测量误差。

天文测距的方法对应不同距离的天体有不同的方法,比较常见的天体测距方法有以下几种:银河系内的恒星的测距一般使用三角视差法,这种方法以日地距离为基准,测量恒星周年视差对于日地距离的张角大小,最终可以得出恒星的距离。

而对应的张角为1角秒所对应的恒星距离为1pc(1秒差距),这种方法一般适用较近距离的天体,距离小于30至500秒差距,这取决于观测的精度,但是随着VLBI技术的出现,这个范围可以扩大到10kpc。

还有分光视差法,先通过谱线强度测得恒星的光度,转化为恒星的绝对星等,再由观察到的视星等可以得到恒星的距离。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脉冲变星的周光关系来测量距离,由于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很有规律,造父一的变化周期为5天8小时46分38秒,不像其他变星的周光关系那么复杂。

根据1912年美国天文学家的研究,造父变星光变周期越长,亮度越大,以此作为凭据周光关系测得了很多河外星系的距离。此外还有距离范围最远的量天尺——谱线红移测距,总所周知,哈勃定理提出,离我们越远的天体退行速度越快,随着天体离我们远去,谱线波长就会比静止时发出的谱线波长要长,只要测出红移量可以得到天体离我们的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