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36年,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支出預計將達到41萬億美元,其中包括對現有基礎設施的投資,以及將城市生態系統連接起來的物聯網(IoT)技術的實施。城市——或者更具體地說,是引導我們的城市走向更智能未來的創新型領導人——顯然渴望更智能、更高效地運營。有充分的理由,因爲目前城市消耗了全球65%以上的能源,而且在我們的總排放量中所佔的比例甚至更高。

城市的核心是道路、建築和人,爲了改善城市,我們需要聚焦大都市生活發生的地方:建築。它們是最具影響力、最公平的智慧城市投資之一,因爲智能建築具有成本效益,可以使用各種設施造福於所有居民,而且很容易通過改進來提高,比如那些可以顯著節省能源的設施。智能連接的建築可以通過相當簡單的升級來實現,這些升級還可以提供可操作的數據,這在城市快速增長和信息豐富的時期尤爲重要。

不斷發展的城市正在爲每個人尋求升級

聯合國(UN)估計,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屆時,城市的總體地理面積可能會增加兩倍。在人口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決策者必須考慮智慧城市投資對人類的影響,以及智慧城市創新如何以公平的方式得以實施。最近,像國家城市聯盟這樣的利益相關者已經更加有意識地考慮誰能從智慧城市的創新中獲益,以及哪些利益相關者能夠獲得特定的升級。我們人口中心的基礎設施必須支持現有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又要跟上快速增長的步伐,而那些只對某些人有利的創新,則有可能造成更加不同的經濟和社會分化。華盛頓特區等城市費城正在爲他們的智慧城市路線圖制定包容和公平的關鍵。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市長將智能城市發展的下一階段稱爲“智慧城市2.0”(Smart City 2.0),該方法關注的是變化中的人爲因素,而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升級。

智能建築不僅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平投資的機會。所有類型的商業建築——從街角的夫妻店到特許經營餐廳——都可以實現更智能的升級,住宅智能家居系統也變得越來越便宜。美國國家網絡代碼總監伊利·邁耶(Erie Meyer)表示,“對我來說,智慧城市是一個以居民爲中心開始工作,以居民爲中心結束工作的城市。”不管城市居民是否投資於他們自己的智能住宅,如果他們在節能的辦公室工作,在有環保意識的商店購物或住在高效的酒店,他們都直接從智能城市升級中獲益。高效和聯網的建築更舒適(需要註冊),並提高生產率,而利潤線得到改善的企業可以將節省下來的成本轉嫁給客戶。這些升級的可訪問性(低成本、快速投資回報、易於安裝)爲所有終端用戶——我們這些生活和工作在城市的用戶——帶來了更統一的好處。

智能建築幫助人類更聰明地處理數據

“智能”通常是“自動化”的同義詞,但智能技術使人類能夠以更簡單的方式利用信息做更多的事情。通過更好地理解公民、設備和其他資產之間的相互關係,信息改善了服務並提高了效率。已經有大量的努力來實施正確的基礎設施來獲取這些數據——Lux研究預測在未來兩年內我們將在全球部署近一萬億傳感器。每個連接的設備可以有多個傳感器來跟蹤從運動到能源使用到溼度的任何東西。海量的信息既是巨大的機遇,也是重大的挑戰。決策者需要能夠戰略性地分析正確的數據並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些傳感器捕捉到的信息只有在可操作的情況下才有用——人類或設備本身應該能夠響應以實現更高的效率。智能城市最有前途的建築系統將能夠篩選數據並突出關鍵趨勢,在簡單和實用之間實現平衡,這對忙碌的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

最好的物聯網設備在涉及到數據(收集、分析和響應)時實現了三個步驟,這有助於利益相關者展示他們的投資如何提高智慧城市的生活質量和效率。建築是利用這一黃金三聯體系統的機會——有效的物聯網系統捕捉最大能源用戶的實時數據,評估是否有不必要的使用,並通過關閉不必要的暖通機組、調整照明等方式促進建築的響應。

智慧城市的基石

在決定如何投資智慧城市時,政府領導人和其他關鍵決策者面臨重大挑戰和相互競爭的優先事項。連通性和數據收集本身並不能產生結果,誰最終能從智慧城市的變化中獲益的人爲因素也不容忽視。我們的建築環境是支撐其他基本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支柱。建築升級有助於改善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現有資產,而不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增加新的基礎設施。實施有效的物聯網建築解決方案,以更好地管理建築能源使用,確保我們從一個強大、可持續的基礎開始,併爲其他創新解決方案創造空間。通過投資智能建築,我們離智能城市更近了一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