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法·思慧·修行

很多师兄表示对禅宗不是很了解,特别是禅宗的一些公案。

这两个星期会重点讲一块内容。

前一个星期主要摘录虚云老和尚的一些开示;

后一个星期会讲些禅宗公案背后揭示的义理。

感恩师兄们积极转载!

1

了生脱死,门路很多,《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就有二十五法门。

门路虽多,总不出宗、教、律、净。

宗是禅宗,

教是讲经,

律是持戒,

净是念佛,

这四法最当机。

禅宗虽是直下明心见性,动静一如,头头是道,就禅来说,差别也多,还有邪正大小,种种不一。

讲经也一样,要到大开圆解,一念三千,性相融通,事理无碍。

念佛亦要念到一心不乱,当下亲证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入萨婆若海。

2

一切法门,都离不了持戒。

《楞严经》说:

摄心为戒,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若不断其大妄语者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

皎如冰霜,自不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3

佛门旧制,比丘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许听教参禅。

何以如此呢?因为修行以戒为体,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没有戒,在生死苦海中就会沉沦汩没。

佛曾以戒喻渡海浮囊,不能有丝毫破损。浮囊稍破,必定沉溺。所以宗教净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

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为错路修行。

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

4

种种法门,皆不出一心,所以一法通则万法通,头头物物尽圆融,一法不通则一切不通,头头物物黑洞洞。

一心不生,万法俱悉,能如是降伏其心,则参禅也好,念佛也好,讲经说法,世出世间,头头是道,随处无生,随处无念。有念有生,就不是了。

修行人要先除我相,若无我相,诸妄顿亡。我执既除,更除法执。我执粗,法执细。平常讲话,开口就说“我什么、我什么”,若无我,则什么都瓦解冰消,那一法都无碍。由能无我,也就无人,习气毛病也无有了。

5

既为佛子正信出家,求出离法,就要努力忘我,勿为境转,勿在烦恼中过日子。

佛子若不降伏其心,则一念错误,毫釐有差,天地悬隔,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救头燃,业守律仪,如保护渡海浮囊,不容有一点破损。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