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市调机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公布调查报告指出,2017年全固态型锂电池(全固态电池;包含硫化物系、氧化物系、高分子系等)全球市场规模为21亿日圆。其中,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仅有高分子系全固态电池,在海外厂商主导下、应用于车用用途。

而日本厂商积极进行研发的全固态电池为硫化物系产品,主要将应用于电动车(EV)市场、目标在2020年代前半(2025年前)进行量产。另外,氧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目前研发虽刚起步,不过被动元件厂商正积极从事芯片型产品的研发,预估将可应用于IoT、穿戴装置等用途。

富士经济指出,在硫化物系产品加持下,预估2035年全球全固体电池市场规模将扩增至2兆7,877亿日圆,将较2017年暴增1,326倍(增加132,647%),其中2035年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估达2兆1,200亿日圆、氧化物系预估为6,120亿日圆。

富士经济表示,除全固态电池之外,被视为是次世代电池产品的还有金属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和镁电池,预估2035年上述4款电池全球市场规模为149亿日圆。

现行EV用锂离子电池使用液体电解质(电解液),而全固态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全为固态,因此不用担心液体外漏、安全性很高,且仅需数分钟时间就可充好电、远优于现行锂离子电池的数十分钟,加上具备大容量化特性,因此充饱一次电可行驶的距离有望提升。

日经新闻4月17日报导,日本官民将携手研发EV用次世代电池,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和丰田汽车、旭化成、Panasonic等车厂、材料、电机大厂合作,研发被称为「全固态电池」的高效率产品。经产省将对日本锂离子电池相关的技术研究协会「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LIBTEC)」进行出资,而丰田、日产、本田等车厂和Panasonic、旭化成、GS Yuasa等企业将参与LIBTEC的研发。

搭载现行锂离子电池的车辆平均行驶距离为400km,而LIBTEC目标在2025年前将续航距离提高至550km、2030年前进一步提高至800km。

丰田汽车于2017年10月25日表明,计划在2020年代前半(2025年以前)将使用于EV、PHV的次世代电池「全固态电池」进行实用化。丰田副社长Didier Leroy 2017年10月25日在东京车展媒体宣讲会上表示,「丰田全固态电池专利申请数居全球之冠,超过200人的技术人员正加快研发」。

产经新闻2017年12月21日报导,日产汽车及本田汽车正在研发可提高电动车(EV)续航距离、并大幅缩短充电时间的「全固态电池」,期望借由研发次世代电池克服被视为EV弱点的「充电时间费时」问题、扩大EV的普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