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jpg乾陵位於陝西省幹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爲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峯,三峯聳立,北峯最高,南二峯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羣衆稱爲''奶頭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峯爲頭,南二峯爲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

6.jpg史書記載了乾陵的選址故事,當年唐高宗病逝後,武則天昭令大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爲皇上選址風水寶地。

二人分別遍遊九州,回來後交旨都說選好。武則天派人再去複查。大臣來到梁山後,找到這塊地方扒開浮土,驚得半天沒站起來,原來李淳風的那根髮針正紮在袁天罡那枚銅錢的錢眼裏!於是武則天便定這座山爲陵山,就是今天乾陵地宮所在的乾縣梁山。

5.jpg據記載,乾陵地宮裏擁有唐朝當時最值錢的各種寶貝共計五百噸,這些隨葬品的價值相當於唐朝當年全國財政收入的2/3,在前後通道的兩側,又各有四間石洞,洞裏裝滿了盛唐時最值錢的寶貝。

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這件寶貝應該在乾陵。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4.jpg如此多的奇珍異寶吸引了無數盜墓賊,歷史上有記載的盜墓事件就達17次之多,影響比較大有三次。

從武則天躺進乾陵的一刻,梁山就沒消停過。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爲了籌集軍餉,親自帶領4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在乾陵的梁山西側挖山幾個月,挖走了半座大山,梁山西側竟然留下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因爲黃巢不懂風水格局,挖錯了方向,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空手而逃。

3.jpg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

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他帶領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迷信的溫韜認爲乾陵受到了上天的庇佑,因爲害怕生前遭到報應,最後就放棄了。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2.jpg最危險的是第三次,孫連仲帶領一個師,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

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爲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其他人哪裏還敢再向前,發一聲喊跑了出來,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1.jpg目前,許多專家認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盜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從石山腹部另鑿新洞入地宮,難度很大,目前尚未發現新的盜洞。

至於事實是否像人們希望的那樣,只有等到打開地宮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