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雍正的爺爺和父親,就是順治和康熙都葬在京師以東的今河北遵化的清東陵,而雍正,打破了清朝延續的子隨父葬的傳統,另建陵寢,改葬在京師以西的今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到了乾隆麻煩了,不知該葬在西陵還是東陵,最後他沒有走父親雍正的路線,而是葬在清東陵。

2.jpg

爲了給出合理的解釋,乾隆硬性規定,若父在東陵,則子在西陵;父在西陵,則子在東陵。以此類推,不可違旨。這樣嘉慶、道光、光緒都改道清西陵陪着雍正。乾隆是有頭腦的,他這樣做應該是考慮到,若從自己之後起,歷代皇帝都葬於西陵,那麼東陵必然會衰敗。

3.jpg

清王朝喪葬規制的長河,在雍正拐了彎,與康熙的陵寢相距100多公里,這是爲何呢?最大的猜測還是因爲雍正自認篡改遺照奪嫡,怕死後無臉見父親。而雍正十分信佛,康熙臨終交代他要善待兄弟,而他弒兄屠弟,所以很怕被康熙降罪責罰。因此竟不顧祖制,另選陵址。

4.jpg

關於康熙遺詔,筆者在展覽中仔細看過,其中寫有“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民間一直傳說康熙本想傳位於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爲“傳位於四子”。

5.jpg

如果僅從這份詔書上看,完全可以證明雍正的合法身份。因爲傳位詔書中的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沒有矯飾的可能,而清代漢文詔書中用的都是繁體字,“於”字和“十”字在字形上相去甚遠,難以更改。那麼雍正怕啥呢?

和佛賞花去/文

參考文獻:《清實錄》

6.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