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生日過後,德約隨即進入了法網的節奏。

今年的法網對於德約來說意義非凡:一旦奪冠將是其個人的第16座大滿貫,同時也創下第二次奪得跨年全滿貫的壯舉。

這在20年前,恐怕是想像不到的。

近日,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來到貝爾格萊德,探尋1999年德約一家在北約空襲下所經歷的那段“艱辛”歲月……

走近德約小時候的居所

遠遠望去,這座混泥土建築跟貝爾格萊德其它民居沒有什麼不同。

往裏走,一個紅漆鐵門橫在左邊第一個白色公寓的門前。

這便是德約科維奇的爺爺弗拉基米爾的舊居。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公寓外面街區,看上去普普通通

這個地方,後來誕生了世界級的網球運動員——這裏是他小時候的避難所。

1999年3月至6月期間,北約轟炸了這個城市。

當空襲警報響起,男女老少、鄰居朋友都快步穿過幾道門,進入地下室。

對於當時12歲的德約來說,是他一個重要的成長期,如今他已擁有15座大滿貫,如果他能贏下即將到來的法網,他將在職業生涯中第二次包攬跨年度的4個大滿貫冠軍——被稱譽爲“諾瓦克大滿貫”。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通向地下防空洞的門口

1999年的貝爾格萊德,正處於危機之中。

“當他們敲響警鐘,飛機在上空轟隆轟隆作響時,你無法知道炸彈會落在哪裏,”德約爺爺的朋友、住在臨近街區的喬爾喬·米利尼奇說。

“他們想炸哪裏就炸哪裏,他們說‘附帶傷害無法避免’,他們轟炸橋樑、醫院,導致了孕婦死亡。”

“真是太艱難了,太艱難了……”喬爾喬·米利尼奇的聲音越來越輕。

我們在班吉卡的一個居民區,這裏位於貝爾格萊德市中心以南約7公里。當地人形容它是“一個普通的郊區”,主要居住着塞爾維亞族的工薪階層家庭。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紅鐵門裏面的公寓,即是德約爺爺的舊居

德約的爺爺在2012年去世,之前他一直住在這裏的一套兩居室的公寓。

現在,這套公寓無人居住,按照鄰居的說法,這套房子的產權已歸於德約的一位姑姑,但這位姑姑據說目前居住在瑞士。

空襲讓德約渴望成功

不管怎樣,這裏將永遠跟德約有一種內在聯繫,也見證了德約如何從卑微的起點崛起成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

那時候,德約跟他的爺爺住在一起,因爲德約的父母大部分時間住在貝爾格萊德以外的地方,他們要努力掙錢以撫養三個兒子——諾瓦克,以及他的兩個弟弟馬科和喬傑。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三兄弟裏,諾瓦克是老大

馬科後來也成爲了一名職業網球運動員,現在是一名青少年網球教練;而喬傑因爲受傷而不得不終止了他的網球夢。

德約的父親Srdjan是一名滑雪教練,同時還擁有一家餐館,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距離貝爾格萊德4個車程的山區旅遊勝地科帕奧尼克度過。

他們白天教授滑雪課,晚上則在自家餐館裏爲遊客供應披薩。德約父母在爲諾瓦克提供網球訓練資金的同時,也爲維持家庭的生計做出了艱苦的工作。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德約的父母

爲了接受好的教育,諾瓦克三兄弟跟爺爺弗拉基米爾住在一起。

“地下室實際上是我們住的地方,每個能適應這裏的人都來了,沒有限制,”2011年德約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拍攝的一部紀錄片中說道。

他還談到了1999年艱難的78天,“由於爆炸,我們每個凌晨2點或者3點都會醒來,這種狀況持續了兩個半月。”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艱難,讓我們更加渴望成功,也讓我成爲了冠軍。”

防空洞潮溼的味道至今難忘

班吉卡附近很多人都認識德約一家,有些人與德約他們共用地下室,成爲臨時的避難所。

31歲的米利卡·米利沃耶維奇,住在德約爺爺家的樓上。

△舊公寓的另一面

她告訴我們,有二三十人在地下室裏,“潮溼難聞”的味道至今難忘。

“我們不在地下室的時候,可以聽到炸彈落在阿瓦拉(貝爾格萊德城邊的一座山,那裏有一個電信塔)。

“朋友們聚集在地下室,尤其是年輕人。我們會玩一些棋類遊戲,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在一旁喝酒甚至吸毒。”

“發生了很多事情,”她開始笑了起來。

當然,沒有跡象表明,德約——這位已經在國家電視臺宣佈他的夢想就是贏得溫網的網球神童,參加了類似這些“壞活動”。

他正忙着追求成爲世界第一的夢想。

一度四處尋找免費網球訓練場

博格丹·奧布拉多維奇在他的網球和政治生涯中,閱歷豐富。

作爲一名18歲就擁有教練經歷的球員,德約的父親找到了他,請他來指導德約的訓練。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奧布拉多維奇與德約

後來,奧布拉多維奇成爲塞爾維亞網球隊的教練——帶領團隊取得了塞爾維亞體育史上最偉大的勝利之一:2010年戴維斯盃的冠軍(團隊成員包括德約在內)。

奪冠後,塞爾維亞隊爲了兌現之前的諾言,全體球員剃了光頭以示慶賀。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奪得2010年戴維斯盃的塞爾威亞隊成員

“諾瓦克的父親通過朋友找到了我,”奧布拉多維奇說。

“我們做了一些訓練,我被震驚了。

“他完全準備好了。他在熱身,邊上放了一瓶水、一根香蕉、一條毛巾,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我從未在一個如此之小的孩子身上看到過這一切。”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小時候的德約

憑着閱歷和感覺,奧布拉多維奇清楚地知道,這名體重只有25公斤左右的小男孩,日後必定會登上頂峯。

在爆炸聲中,奧布拉多維奇帶着德約,在貝爾格萊德周圍尋找免費的網球場,“每天”都在訓練。

“彼時,諾瓦克已經很受歡迎了,人們都認識他,所以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我們在不同的俱樂部訓練,”他說,“(訓練的地方)有時屬於隨機選擇的,我們當時就是這樣。”

“這是我們的心態,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着樂趣,我們也相信命運會發生改變。

“被轟炸期間,我們的處境很糟糕。你聽到爆炸聲,在新聞裏看到相關畫面,人們被殺,一切被毀壞。但你無能爲力,我們只好自尋其樂。

“我一直和諾瓦克在一起,每天訓練。他很專注,當時也很開心。”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德約只要回到貝爾格萊德,他總會來到游擊隊網球俱樂部

“他應該娶伊萬諾維奇”

德約經常在貝爾格萊德游擊隊俱樂部訓練,這個俱樂部歷史悠久,擁有多項運動機構,其中也包括奪得27次全國冠軍的足球隊,此外還有籃球、水球和排球。

網球方面,除了德約之外,還有伊萬諾維奇和佩特科維奇都曾經在游擊隊俱樂部訓練。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俱樂部主席與德約的合影

杜桑·格魯吉奇已經擔任游擊隊俱樂部主席22年,他說這是德約“心目中的俱樂部”。

“當你在某個地方呆了11年,就像諾瓦克在這裏所做的那樣,我不知道我們還能說些什麼不一樣的話,”杜桑說道。

“諾瓦克在科帕奧尼克邁出他的第一步,但那很短暫。他6歲時便來到了游擊隊俱樂部,我們爲他提供了我們力所能及的以及他想要的一切。”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德約和伊萬的照片,鄰居說“德約應該娶她”

在游擊隊俱樂部,他們最偉大的學員,以及2008年法網女單冠軍伊萬諾維奇等校友的照片,展示在俱樂部一處的牆上。

其中一張照片是,戴着游擊隊棒球帽、圍巾的德約,一臉孩子氣的樣子,與他兒時的朋友伊萬諾維奇在一起。

德約的鄰居喬爾喬·米利尼奇說,他曾經跟德約的爺爺說,諾瓦克“應該娶她”。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德約在這裏練就了強有力的雙反擊球

另一張照片顯示,德約16歲時身穿俱樂部的黑白條紋衣服,專注於他的雙手反手擊球,此後德約將他的雙反擊球磨鍊成了他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德拉甘·加夫裏洛維奇,是負責維護這家75年曆史俱樂部的成員之一,他談起網球來興致勃勃。

他說:“諾瓦克12至15歲時,他常到這裏訓練,吸引了好些人來觀看。

“他們知道,我們也知道,諾瓦克註定要成爲大人物。人們都想來親眼目睹正在發生中的事情。”

鄰居爲德約感到驕傲

回到班吉卡,在德約爺爺舊的公寓樓後面,一幅五顏六色的牆畫顯示,德約的一邊站着他的爺爺,一邊是他兒時的教練耶萊娜·根西奇。

當地人行色匆匆走過這裏,有些人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德約住在這裏——不過,不知道的人應該很少。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舊公寓後面的牆畫,中間是德約

一位阿姨正在公寓外清理樹葉和泥土,她抬起頭來說:“是的,你應該寫寫諾瓦克。”

“他像是從天而降的神,不是普通人,但其實他是一個謙虛的、平易近人的傢伙。”

她住在這裏已經有40年了。她指着不遠處的泥地足球場,幾隻流浪狗懶洋洋地躺在陽光底下。

“那是他以前踢足球的地方,當然,這是在他網球訓練之餘,有時間的時候。

“後來他出名了,但他還是儘可能地來到這裏,哪怕只有一天裏的幾分鐘。”

阿姨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名字,說完這些又忙別的去了。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網球俱樂部訓練、比賽場

然而幾分鐘後,她又回來了,很顯然其它事情都無法阻止她跟我們分享德約的驕傲和熱愛。

她也是衆多曾在地下防空洞裏過夜的人之一,但一旦這個話題出現,阿姨又不願多說什麼了。

“我們不談這些,”她說,“談論你的鄰居在那樣一個敏感時期所做的事情是不好的。”

然而她補充道:“當我們在那裏的時候,我跟年輕的孩子們說,你們要跑,要離開這個國家。那時我們以爲他們不會轟炸平民,但並不是這樣。”

北約對於塞爾維亞的空襲始於1999年3月24日,直至當年6月10日空襲才結束。

他是最受歡迎的塞爾維亞年輕人

時至今日,空襲留下的傷疤仍在塞爾維亞人內心深處。

“我們努力成爲‘歐洲的一部分’,但現在我們是歐洲一部分時,怎麼會是這樣的呢?他們是怎樣接受我們呢?”老鄰居喬爾喬·米利尼奇說。

“他們轟炸了我們,現在他們說我們是朋友。這都是由美國和英國組織的。”

科索沃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游擊隊網球俱樂部周圍被塗滿了類似這樣的口號——“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聖地”。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體育記者薩薩與德約的合影

塞爾維亞體育記者薩薩·奧茨莫把德約形容爲“民族英雄”,他稱德約深刻理解自己在全世界宣傳國家形象的責任。

“但他不僅是向外面對世界的大使,也是向內面對民衆的大使,”奧茨莫說。

“比如,塞爾維亞與克羅地亞的關係一直很緊張,但諾瓦克總是公開地表示支持克羅地亞足球隊。

“這讓很多人不滿意,但他正在努力改變人們的觀念。諾瓦克這方面做得很好。”

不是德粉也該看一看!瞭解北約空襲下的煎熬,更知德約今日之偉大

△那段難忘的經歷,或許造就了德約堅韌的個性

最近,德約在一項全國性報紙民調中名列前茅,該民調的問題是:誰是最被看好的塞爾維亞年輕人。

“他是一個巨大的榜樣。我們有一些影響力非常大的運動員,他們激勵了幾代人,但他們並不像諾瓦克那樣激勵人們,”跟蹤採訪德約的體育記者薩薩·奧茲莫這樣說。

“比如,我們有著名的籃球運動員弗拉德·迪瓦茨,空襲期間他在NBA效力(司職中鋒)。

“但諾瓦克的影響力範圍要廣泛得多,他在塞爾維亞是個能征服所有人的英雄,人們普遍認同他。

“網球是這個國家僅次於足球和籃球的第三大影響力的運動——但諾瓦克是那個最受歡迎的運動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