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剪植物的劉純軍。廣報全媒體記者李波攝

大洋網訊 行走在廣州沿江西路品質化示範路上,你一定會被清新養眼的時花帶、修剪齊整的綠化帶所吸引,它們在湛藍天空和白色海鷗雕塑的映襯下,高低錯落,美不勝收。

越秀區綠化養護一工區養護班班長劉純軍,就爲這精雕細刻的綠化一隅,揮灑了超過11年的汗水和熱情。劉純軍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他會用一把小剪刀對着一棵枝葉易折的植物剪上一小時。每棵花草,他都如對待藝術品一樣傾注心血,城市之美就源於這樣一雙靈巧的手和一顆細緻的心。

身爲綠化養護班班長,每天早上7時30分,他就出門巡查,哪兒苗枯了、花折了,要補充什麼花,種多少平方米,他都得負責,帶着工人一起幹。

很多人覺得園林工人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擁有高級技能職業證書的劉純軍認爲,這也是一項極具考驗性的工作,需要經驗、手法,還有對美的認知。

“綠地種植需要講求坡度,需要堆土、選合適的時花和地被,並且要按照不同的設計方案、時花顏色的深淺排列;綠地修剪需要根據植物搭配的景觀要求,以及各種植物的生長特性,修剪出球形、傘形、卵形等,發現其中一棵植物沒修剪到位,爲了不影響整體綠地美觀,只得重新返工。”劉純軍說,剪草也是一樣,要結合草種、環境、季節等實際情況,確保一片草地修剪後都是同一個高度,不能出現坑坑窪窪的情況。

在劉純軍心裏,每個植物只要用心去種,都會變得漂亮。當看到護理的綠植整潔乾淨、長得齊齊綠綠,他心裏就常有一種滿足感。當他看到護理的植物被摧殘了,心裏也常常很苦澀。“在馬路中間的綠化帶,好好的就被‘走出’幾條路出來,有些市民哪裏方便就從哪裏過,可能剛護理的草地,沒過兩個小時又壞了。”

也會有人認爲綠化工人常與植物打交道,這種“綠色”的工作環境令人羨慕。事實上,養護班的工人經常是在馬路邊作業,還要負責清理綠植中的垃圾,這都是實實在在的體力活。

“綠化工作要克服很多困難,比如天氣熱時,地面翻湧上來的熱氣,真的讓人受不了。”劉純軍說,因爲晚上燈光太暗,不能給植物“做造型”,他們一般選擇週末加班。

即便條件艱苦,劉純軍也一直認爲這份工作很有意義。“通過我們的工作,能把空氣質量搞上去,自己就覺得很高興了。”

廣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