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韓國曆史電影《思悼》,由於對韓國的歷史瞭解的比較模糊,特意翻了翻書,電影還是很符合史實的,1762年,朝鮮王朝第21代國王英祖李昑在徽寧殿前,將世子李愃關入糧櫃中八天,世子活活餓死,史稱“壬午禍變”。不想多聊電影中的悲歡離合,也不想多談演員的精湛演技,劍走偏鋒的想說說電影中的細節和當時的背景。

首先聊聊大背景,1762年,也就是清乾隆二十七年,在電影裏也提到了多次清朝皇帝,時間線比較清晰。當時的清朝和朝鮮王朝之間屬於宗主與藩屬的關係,朝鮮王朝需要接受清朝冊封,而朝鮮國王不得稱帝,只能稱王,妻子只能稱妃,朝鮮履行着年年上貢,歲歲稱臣的義務。電影中這一點還是非常尊重史實的,細節強調的很用心,無論稱謂或者最後世孫登基時衆臣口呼的“千歲千歲千千歲”都能看得出來。說到稱謂,除了王,在電影中聽到的另外一個詞是“大王大妃”,我覺得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稱呼,先說說什麼是“大妃”,“大妃”就是國王的法定母親,而“大王大妃”就是君主的祖母或者前前任國王的正室,定義讀起來比較拗口,其實可以理解成,“大妃”類似於中國的“太后”,但也包含着不同,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以長幼爲基準,朝鮮以君主任數爲基準。怎麼理解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哥哥是國王,死了以後我繼位,在中國需尊稱我嫂子爲“某某皇后”,比如北宋開寶皇后,而朝鮮則必須無條件的尊稱爲“大妃”。從這一細節也能看出中國在長幼尊卑次序方面的重視,也是千年文化積澱的成果。

再說說電影裏的小背景,電影裏英祖兩次禪讓,引得許多人不解,既然王位早晚是思悼世子的,爲什麼不去應允,最後逼得大王大妃絕食而死。在說我自己的理解之前,先說說那個時期的主旋律,一個字,“孝”,電影中也多次提到孝經,朝鮮的李世王朝對“孝”極其在意,下不違上,子不違父。再說說爲臣之人,一朝君主一朝臣,電影裏有一幕就是大臣們議論,“世子死了,我們會怎麼樣?”“都會死。”可見大部分輔佐君主的臣對君主的離位是極其恐懼的。最後說說中國的禪讓制,禪讓最早開始於堯舜禹時代,但後來就發展成一種禮儀,或者說是儀式,禪讓一般會推脫三次以表示謙虛和君主的賢明,日本、朝鮮的歷代王朝都會或多或少的效仿。說完上面的三個問題,再來看電影的情節,就不難理解了,一方面英祖的禪讓並非出於真心,只是爲了表示對世子的肯定和自己的賢明,而世子的拒絕也是出於“孝”,在代理聽政期間,世子處理奏章的遊刃有餘也能看出世子本身的自信和能力,只是因爲孝道這一社會道德,不敢違背;另一方面臣子的極力反對也是爲了自己的仕途,乃至生命,如果世子登基,勢必改革體制,極有可能危及自身權利、生命,當然,也有站在世子一方的,比如他的老師,但畢竟人少式微,在朝中也只能畢聲。電影的重點,也是轉折點就是大王大妃的去世,英祖和大王大妃爭吵時表示,“這個王,我早不想幹了。”“行,你退位,讓世子繼位。”緊接着就是世子雪中跪求收回成命,爲什麼?因爲孝道,即便繼位,依當時的社會道德體系,一樣不被認可。大王大妃絕食而死,爲什麼?因爲英祖逼世子喪命,那我就用命逼你。在彌留之際,大王大妃收回成命,因爲最終想通,不想打破社會道德,希望最後一次保護世子,但這一死,世子的保護傘也被徹底打破,將整個電影推向高潮,或者說將歷史也推向了高潮。

不免還是要評論一下電影,電影畢竟是歷史的縮影,會縮掉很多事故和人情,從一部電影去理解一個王朝的歷史顯然是不可能的,卻可以打開我們對一個王朝的興趣。思悼整部片子以回憶穿插現實的手法來描述,我覺得看着非但不亂,還更能體會世子內心和狀態的一步步轉變,演員劉亞仁也可以說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搭配國寶級演員宋康昊,思悼可以說是很成功的。除了劇情,吸引我的另一個點就是電影的核心插曲《正如花開花謝》,和電影的契合度非常高。

最後,用電影中的一句話結束,“絲綢是奢侈,粗布是不奢侈。高牆華錦爲君臣,來生麻衣願父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