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是蘇聯的偉大領袖,世界歷史著名的人物,關於他的話題永遠爭論不休,搞得各路人馬紛紛出動,互相罵來罵去,十分的沒有意思。

倒不如看一些有趣的歷史細節,來品味品味這位無可迴避的歷史巨擘。

今天白喫就爲觀衆們介紹這位鐵血領袖內心的柔情與文學的情懷。

這件事要從1952年說起了。

那個蘇聯要給一些傑出的作者頒發斯大林獎金了,這個獎項可以當作蘇聯的諾別爾文學獎來看待,也就是說只要那個作者獲得這個獎金啊,那就跟莫言那樣一飛沖天了,買得起北京的房子了。

當時有個叫做茲洛賓的作者,寫了一本名叫《斯捷潘·拉辛》,這本書寫得很好,斯大林看了很喜歡,覺得很好看,應該讓這個作者得到斯大林獎金

可要是讓這個作者得到了獎金,那其他作者不就沒有機會了?

於是就有人像斯大林打小報告了說:“斯大林同志,那個叫做茲洛賓的作者不行啊,他骨頭很軟,在德國鬼子入侵蘇聯的時候,在被抓進德國集中營的時候,一點骨氣都沒有,向德國人搖尾乞憐。”

斯大林大驚,還有這種事情?

這可是政治問題啊,一個拿到蘇聯文學最高榮譽的作者,如果是個軟骨頭,這怎麼能行呢?

好比在抗日戰爭向日本人搖尾乞憐的作家,這樣的作者能夠成爲中國的文豪,受到人民羣衆的歡迎嗎?

如果按照我們印象中的斯大林,別說讓他得到蘇聯最高榮譽了,應該把那個叫茲洛賓的傢伙拉出去與槍斃了。

可是茲洛賓寫的書確實很好看,也讓斯大林很喜歡。

所以那一天斯大林非常的糾結,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嘴裏唸叨着“原諒還是不原諒呢?”

斯大林走了一步,看在書的份上原諒吧。

斯大林又走了一步,爲了祖國,不能原諒他。

他來來回回走了老半天。

最後斯大林看着那本書嘆了一口氣,還是原諒吧。

於是茲洛賓獲得了1952年斯大林獎金。

在政治問題和好的作品面前,這位被人當做是冷酷無情的蘇聯領袖,有時候會露出難得的鐵漢柔情。

還有年輕的時候斯大林是長這個樣子的,標準的文學青年。

斯大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