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警而動,迅雷出擊,1小時內抓獲搶奪嫌疑人;視頻導偵,精準定位,跨鎮奮戰40小時抓獲搶奪嫌疑人。以往不眠不休數天挨家挨戶排查尋找嫌疑人活動軌跡的場景很難再現,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遍佈全鎮各個角落的“天眼”坐在電腦前鼠標一按立馬能鎖定嫌疑人。

近年來,厚街公安分局大力推行“智慧新警務”取得很好的效果。2017年,厚街鎮共接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35.6%,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7%;刑事拘留和逮捕人數分別同比上升35.3%和85.6%;全年“兩搶”犯罪的刑拘數、逮捕數均列全市第一。厚街分局在偵破案件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厚街速度”,正逐步打造成爲基層公安實戰的一個品牌。

重視小案,破案快速

王女士在東莞厚街厚沙路上開了一家手機店。今年3月19日上午8點多,她像往常一樣準備開門營業,沒想到一開門,她就被裏面的情景驚呆了。只見店內亂成一片,兩扇門已經被踢爛,屋頂被打開了一個洞,一批手機不翼而飛。王女士意識到,店裏遭小偷了。

王女士慌忙中報了警。接報後,厚街公安分局高度重視,立即啓動整體作戰新機制開展偵查工作,經過現場走訪和調取監控視頻進行分析研判,最終鎖定了小偷的行蹤。3月20日晚上9點多,專案組抓準時機,迅速出擊,在東莞沙田將犯罪嫌疑人何某一舉抓獲。

厚街警方在30多個小時就將犯罪嫌疑人鎖定並且抓獲歸案。這讓王女士很驚訝。她原本以爲案件會拖很長時間甚至會到最後不了了之,畢竟她的損失也不大。警方的重視程度以及快速破案最終讓她刮目相看。事後,負責偵辦案件的民警把快速破案的原因告訴給了王女士,“是遍佈厚街的天眼”。聽後,王女士也全面升級了手機店的防盜系統,增添監控。

其實,近年來,在厚街,不僅是手機店的王女士有這樣的感受,其他很多人也感受到,警方無論是大案還是小案,都已重視起來,而且破案的速度也明顯快了不少。

據厚街公安分局的負責人介紹,這些切實發生在厚街老百姓身邊的變化源於,近年來,厚街分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公安機關“四項建設”戰略部署,牢牢把握作爲全省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試點培育單位的機遇,緊緊圍繞全省“智慧新警務”新時期機遇,堅持走“科技興警、改革強警”之路,立足基層打防控實戰需求,不斷加大基礎信息化建設投入,持續推進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和完善,建立起一套科技引領的治安打防控一體化警務運作模式,實現從傳統的人海戰術“汗水警務”模式向效果顯著的科技強警“智慧警務”模式轉變。

“小案多破案少”,曾經的痛點

曾幾何時,厚街康樂南路上的出租房頻繁出現小偷小摸的被盜案件,屢禁不止,媒體也多次予以報道。一方面羣衆質疑案件頻發,警方重視不夠,甚至是辦小案走過場,另一方面警力有限,案件一宗接着一宗,民警疲於奔命。其實,這有着獨特的鎮情。

厚街鎮位於廣深經濟走廊中間,素有“會展之都”、“傢俱之都”、“鞋業之都”的美譽,經濟發展迅猛,在今年全國千強鎮中排名第17位。全鎮面積約126平方公里,有戶籍人口10萬、流動人口70多萬,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比例嚴重倒掛,加上每年全球性、全國性等各類展會多達40餘場,各類參展嘉賓近200萬人,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

轄區工廠企業、酒店旅業、出租屋等場所星羅密佈,路網發達,治安問題歷來極其複雜,加之受基層信息資源缺乏、偵查破案手段不多等因素影響,多年以來,基層所隊一直陷於“小案多、破案少、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困境,成爲厚街治安一個揮之不去的“痛點”,各種問題短板顯露出當前警務模式難以適應形勢變化。接處警民警接完一宗又要緊接下一宗,經常從早上出去直到晚上回來,長期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

厚街公安分局清醒地意識到,由於打擊效能不高,案件越積越多,基層仍然陷入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被動局面。面對偵查手段單一、科技水平不高、打擊效能不強的局面,必須走出一條以科技支撐的打擊整治之路,以快破案、多破案、破小案、破串案來快速消化案件,遏制案件高發,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活動空間。

厚街“智慧新警務”,成全市樣板標杆

如今,在厚街中學正門的左側,一個立柱式的警用新裝備,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這就是厚街公安分局於5月24日投入使用的全市第一個可視化一鍵報警設備。當校園遇到危急情況時,只要按下一個鍵,警方3分鐘就可以趕到現場處置。

據介紹,一鍵報警柱是集視頻監控與語音傳輸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報警系統。羣衆遇到緊急、危難情況,直接按下報警柱上的按鈕,可立即與“110”指揮中心的接警員展開實時對講。同時,報警現場周邊情況可以通過報警柱的視頻監控系統傳輸到“110”指揮中心,民警可第一時間通過現場視頻監控畫面以及語音系統,瞭解到現場情況。

準備在全鎮中小學推廣的可視化一鍵報警設備,只是厚街分局近年來向科技要警力推行“智慧新警務”的一個縮影。在很多方面,厚街“智慧新警務”已成全市樣板和標杆。

日前,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局調研組到東莞考察調研厚街鎮“智網工程”建設工作,並對厚街先行先試、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的經驗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調研組認爲厚街的“大綜管”信息平臺真正做到網格化管理的落地,解決了實際問題,成效顯著,尤其是在出租屋和“三小場所”管理這一全國性難題方面,厚街的經驗做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樣本。

據厚街公安分局的負責人介紹,從2014年開始,在省廳、市局的悉心指導和重點培育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近幾年來大量建設科技信息化設施,厚街分局持續推進科技應用創新,深入推進“智慧新警務”模式建設,全面培養科技信息化應用人才,逐步形成了以科技支撐爲核心的打防控一體化警務運作模式。

“疲於奔命”局面,得到明顯扭轉

在厚街公安的科技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厚街鎮黨委、政府的統籌推進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從2014年開始,鎮黨委政府統籌出臺了《厚街鎮加強社會治安整治構建立體化防控體系“1+10”工作機制彙編》,謀劃三年全鎮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設藍圖。並逐漸形成了“政府統籌、公安主導、社區參與、社會共建”的工作格局。經過逐年大規模建設治安防範設施,各類公安科技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特別是聯網治安視頻數量佔全市的五分之一。

此外,厚街分局緊緊把握公安科技信息發展的潮流和智慧新警務的機遇,在全局範圍內推進移動警務應用及創新,警務終端配備率達100%。目前,移動警務終端已經成爲民警的好幫手。據統計,厚街分局每天使用量達2萬多次,使用量排名全市第一。不僅如此,厚街分局還積極利用東莞市公安局搭建的移動警務平臺,在上面開發了許多的個性化APP供全局民警使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深受基層民警喜愛。

厚街分局注重打造複合型科技人才,吸納全局偵查、情報、科技業務精英人才,成立分局科信委,實行“建管用維”一體化的工作模式,讓應用者既當規劃者又當建設者,通過開展一系列貼近實戰、貼近業務、貼近一線的需求分析,建立基層民警需求反饋和科信委實地調研雙向渠道,無論是感知前端建設還是系統應用,都充分調研和尊重廣大民警的反饋意見,使民警提出需求、覺得好用、真正想用,形成了濃厚的全警共同參與的氛圍。

通過實行科技支撐的整體作戰機制,分局對每一宗刑事警情同步上案已經成爲常態,打擊效能顯著提升,特別在“兩搶”案件和偷盜自行車、摩托車和手機等侵財小案上效果較爲明顯,民警“疲於奔命、打不勝打”的局面得到明顯扭轉。

2017年,厚街鎮共接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35.6%,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7%;刑事拘留和逮捕人數分別同比上升35.3%和85.6%;全年“兩搶”犯罪的刑拘數、逮捕數均列全市第一。

採寫:南都記者 何永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