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上路、破小案、智慧新警務、警務公開……過去一年,東莞公安一直在謀變,他們深知,最讓羣衆痛恨的犯罪,不是聳人聽聞的大案要案,而是直接危害到普通百姓生命安全的小案。他們意識到,公安工作中不僅要爭取客觀數據上的提升,還要特別注意市民的主觀感受。讓東莞市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一次,我們以1年時間爲限,梳理東莞公安試圖努力改變的東西,以關鍵詞爲索引,講述東莞公安一年來努力“變”的故事。

鐵騎

單警多用,一崗多能

今年6月16日上午,常平鐵騎大隊二中隊一組交警陳宇帆和兩名輔警鐵騎劉桂權、潘強像往常一樣進行路面巡邏。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幾個小時後,自己會成爲朋友圈瘋傳的東莞網紅。

他們像平日那樣巡邏,當行至常平東興路路段時,發現一名男子車上掉落一箱辣椒;爲防止出現交通事故和保證交通暢通,三人二話不說,立馬分工合作,一人指揮交通,一人幫忙撿拾地上菜椒。這一小小的舉動,恰好被路過的網友拍了下來發上朋友圈,最後收穫了不少網友的好評和點贊。

在正式成爲鐵騎隊員之前,劉桂權和潘強只是普通的輔警,平時協助民警處理一些簡單事務,還有就是日常的治安巡防。加入鐵騎後,他們要兼顧接處警、應急處突、交通管理、服務羣衆等。

兩天後,茶山公安鐵騎隊員李永紅和申佳也在朋友圈刷屏。今年6月18日下午2時許,兩人巡邏到盧屋14號路段盧屋郵政附近時,發現1名男子躺在路中間。李永紅馬上到周邊店鋪借來一把雨傘爲其遮陽,以防頭部進一步曬傷,同時試着呼喚傷者,瞭解其是否還有意識。申佳則一邊疏導周圍車輛保護傷者,一邊通過對講機呼叫指揮中心聯繫醫院,並請求增援。約五分鐘後,增埗派出所及周邊巡邏警力趕赴現場,隨後茶山醫院車輛也到達。

這些網上流傳的暖心圖片讓剛成立的東莞鐵騎短時間內贏得了掌聲,一個個暖心故事就在羣衆之間傳開了。

事實上,鐵騎並非東莞原創。2016年3月2日,深圳交警鐵騎正式成立。獨特靈活的機制,解決了困擾城市治理多年的難題,既能處理交通違法,還能快速處理一般警情。鄰市東莞市民怎麼也沒想到,一年過後,這樣英姿颯爽的隊伍會出現在東莞的大街小巷。

2017年8月8日16時30分,在東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大院內,80輛統一標識的警用摩托車整裝待發。剛從深圳調任東莞不久的市公安局局長郭向陽將一面印有“東莞交警鐵騎”字樣的旗幟正式授予東莞交警。

這支鐵騎隊以東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巡邏大隊警衛摩托車隊爲雛形,從該支隊機關和市區各個交警大隊抽調人員組成,隊員共有100人。

根據部署,這支鐵騎隊每天都會在路面巡邏執勤。巡邏中一旦發現交通事故,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對於一般輕微事故,鐵騎隊隊員將引導駕駛員快處快賠快撤;對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事故,做好前期處置、拍照,引導事故車輛至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後,交由轄區交警大隊處理。在處置過程中,鐵騎隊隊員將協助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避免造成交通擁堵,確保道路行車安全、暢通。

在日常巡邏中,鐵騎隊隊員將重點對車輛涉嫌被盜搶、涉牌涉證、隨意變道、穿插等嚴重違法行爲和妨礙正常通行的違法行爲進行查處,並通過整治亂停亂放、涉酒涉毒駕駛、飆車、闖紅燈、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涉牌涉證、城市工程運輸車違反安全規定行駛、行人亂過馬路等交通違法行爲和不文明行爲,促使市民養成良好的出行及道路通行習慣,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除了感動,還有安全

經過近半年試點對鐵騎勤務的實踐和探索,今年1月,市公安局決策在全市各鎮街(園區)部署組建鐵騎隊伍,打造一警多能的公安鐵騎“東莞模式”。組建公安鐵騎隊伍成爲市公安局乃至各個分局重要工作之一。全市33個分局都要成立自己的鐵騎隊。

今年6月11日上午9點30分,隨着東莞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郭向陽一聲令下,120多名鐵騎從東城文化廣場出發,走上東莞大街小巷,標誌着東莞市民正式迎來新警種——— 公安鐵騎。

按照要求,這支公安鐵騎隊兼顧交警、治安巡警部分業務,分階段推進處警、勤務、執法方面交叉融合,實現“單警多用、一崗多能”。

目前,全市共組建1200多騎的公安鐵騎隊伍,職能包括接處警、應急處突、治安巡防、交通管理、服務羣衆等,具有“統一指揮、規範管理、一警多能、快速反應”的鐵騎“東莞模式”。鐵騎上路以來,累計疏導交通7800多次,處理交通事故7200多宗,幫助羣衆1000多人次,協助破案120多宗。

穿梭於東莞的大街小巷,東莞鐵騎給老百姓一種親切的感覺,他們在路面不間斷地巡邏,既讓犯罪分子恐懼,也讓老百姓感到放心。他們不僅給老百姓帶來感動,還有安全感。

鐵騎上路後,暖心的故事接二連三上演,英勇抓匪的事也不少。6月21日下午,石排鎮田寮工業區發生持刀傷人事件。正在路面執勤的石排公安鐵騎民警接到指令後,一方面安排處理傷者,一方面追堵行兇者,最後在一建築物天台將行兇者抓住。8天過後,黃江鐵騎也在網上火了一把,6月29日21時30分許,有羣衆報警稱在黃江鎮合路村聚富西餐廳門前發現一名持刀男子。當時正值交通高峯時段,在附近巡邏的黃江公安鐵騎一中隊巡邏組接到警情後,迅速前往,接警後5分鐘內即成功制服該持刀男子。

“自從東莞有了鐵騎,交通好了很多,犯罪都下降了。”出租車司機梁師傅說,自己目睹了常平鐵騎制服持刀攔運鈔車的歹徒,他們對羣衆很有耐心,對犯罪分子決不手軟。

不到一年時間,全市每個鎮都有自己的鐵騎。百姓感受到東莞公安這個改變帶來的好處。東莞市公安局的官方微信公衆號每發出一條關於東莞鐵騎的新聞,都會好評如潮,公安形象也因鐵騎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破小案

維護公共利益,讓百姓滿意

最讓羣衆痛恨的犯罪,不僅是聳人聽聞的兇殺案,還有與羣衆切身利益相關的小案件。如果說,打擊“兩搶”可以提升這個城市的安全感,那麼“破小案”則可以提升羣衆的滿意度。小案案值雖小,但發案多,社會影響壞,人民羣衆關注度高。

在打擊“兩搶”犯罪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爲持續提升人民羣衆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今年3月份,東莞市公安局將“破小案”工作納入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大案要打,小案也不放過。他們決定以“打兩搶、破小案”爲切入點。要求市局、分局主要領導親自部署,組建專業隊伍,理順工作機制,爲專項行動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同時要求各級領導帶隊到場處置,組織開展現場勘查、調查取證、視頻追蹤等工作;全市刑偵部門落實專人專職彙總分析“小案”,研究作案手段、發案規律等,着力提升打擊的專業化和精準度。

這種變化,對於公安民警來說,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成就感也有不少。“很多小案件見多了,好像麻木了,一些事關羣衆的小案件,慢慢就被擺在了後面。”一位在基層幹了十幾年的民警劉警官說,破大案要案確實容易出成績,可破小案能贏得羣衆的掌聲,很多大案,對於普通羣衆來說,只是看個熱鬧。破小案,跟普通老百姓實際利益息息相關。

6月21日,東莞東城分局打掉了一個專門盜竊停在路邊貨車汽(柴)油的團伙,這個團伙凌晨出動,流竄多個鎮街,瘋狂作案。東城分局接到報警後,立即組建專案組,在相關警種的配合下,一舉拿下了這個團伙。

7月17日,東坑分局在大朗一出租房抓獲2名入室盜竊的犯罪嫌疑人,2人供述流竄周邊鎮街作案14起。事主後來還特地給辦案民警送去了錦旗,他原本自認倒黴,沒想到,一個月後,警察竟然抓到人、破了案,還幫他追回了損失。

自從“破小案”工作納入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後,各個分局的官方微信公衆號經常會推送相關破案信息,留言區少了諷刺聲,多了點贊、說好的人。

打兩搶

“搶案”當命案破

提升安全感

如果說東莞成立鐵騎,讓老百姓看到了實實在在爲民辦事的公安形象,那東莞公安的“打兩搶“行動,就是想提升東莞百姓的安全感。

一直以來,東莞刑警的大要案攻堅能力較強,破案率都能保持較高水平,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肯定,各類案件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但羣衆滿意度卻沒有隨之上升。

數據顯示,東莞2016年的“兩搶”案件相比於周邊的廣州、深圳、惠州、佛山等市比較突出,呈多發態勢。

2017年8月22日,東莞召開全市打擊“兩搶”犯罪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剛從深圳調任東莞的市公安局局長郭向陽在深入基層調研後,第一把“火”便燒在打擊“兩搶”犯罪上。

一場聲勢浩大、席捲全城的打擊“兩搶”犯罪專項行動就這樣拉開了帷幕。這一次,東莞公安不僅推動了多項新機制,還第一次改變了工作理念,讓各個民警改變理念,把“搶案當命案破”。

爲了實現精準高效打擊,東莞市公安局刑偵部門組建了專業隊伍。根據“兩搶”案件的特點,建立了多警種聯動快速反應和三級響應機制。還有就是強化情報導偵。

東莞市局刑警支隊牽頭,統籌組織全市各分局對每日“兩搶”警情進行集中梳理,依託各類情報信息系統,通過“從案到案”、“從人到案”、“從贓到案”、“從案到人”等方法開展分析研判,提取證據,追蹤軌跡,對跨區域、團伙系列案開展專案經營,適時組織集中收網,實施規模打擊。

今年五一假期前幾天,東莞大朗連續發生幾起飛車搶奪財物的案件。便衣民警通過研判,查明瞭嫌疑人的作案軌跡,全體人員取消放假,進行多點蹲守。便衣伏擊隊員跨越4個鎮街,歷時4個小時,最後一舉拿下該飛車搶奪團伙。

3月4日晚上,茶山公安分局增埗派出所轄區內連續發生兩起飛車搶奪案件。案發後,市局刑警支隊抽調精幹警力聯合茶山分局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3月18日22時50分許,專案組在寮步鎮一出租屋內將犯罪嫌疑人黎某抓獲。嫌疑人不僅供認了多次在茶山飛車搶奪,還供認了多次在石排、東坑、大朗作案的犯罪事實,破獲案件11起。

據東莞公安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東莞市“兩搶”犯罪立案同比下降78 .13%,兩搶案件發案持續下降;“兩搶”案件破案率達82 .7%,刑拘、逮捕“兩搶”犯罪嫌疑人同比分別上升15 .9%,逮捕同比上升10 .77%。其中,市局刑警支隊牽頭組織有關分局打掉跨鎮街“兩搶”犯罪系列案件40多串,抓獲犯罪嫌疑人90多人,破案250多起。

警務統籌

創新區域聯動

打擊“兩搶”犯罪

車站、各個鎮街的交界處,最容易發生各種損害老百姓的小案件。加上以前打擊一些流竄犯罪,基本都是分局派出所各自行動,一些交界處因爲權責不明,例如東坑路口,周邊有常平、大朗、寮步、松山湖,這些鎮街交界處一旦發生案件,因爲權責不明,報案人不知該到哪個鎮報案。報了案,一些分局也可能會因爲權責不明而拖延辦案,最後不了了之。導致羣衆怨聲載道,犯罪分子更猖狂。

爲了改變困局,東莞市公安局將全市分爲六大片區。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刑警支隊由3名支隊領導、3名大隊主要領導、12名民警分爲6個小組,全面對接片區刑偵工作,重點推進打擊跨區域“兩搶”犯罪,整合片區偵查、情報、技術等警力資源,強化區域信息互通,情報共享,完善區域聯動打擊“兩搶”犯罪新模式。

5月22日,東莞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常平公安分局依託創新警務統籌聯動工作機制,實行片區聯動、協同作戰,通過縝密偵查,挖根斷源,成功偵破“3·25”系列盜竊電動車(摩托車)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核破片區同類案件19起。

破大案固然可喜,但小案更關乎羣衆的利益。一些零碎的小案更讓人頭痛,特別是一些流竄作案的團伙。很多羣衆因爲損失不大,不願意報警,導致犯罪分子更加囂張。爲有力遏制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進一步提升打擊多發性侵財類“小案”效能,常平分局調整打擊方式,將該案前期分析研判情況上報片區“統籌辦”。並依託創新警務統籌聯動工作機制,開展片區專案經營,實行片區聯動打擊。以增強打擊的針對性、實效性,爭取破一案、帶一串,擴大戰果。

本次抓捕行動片區“統籌辦”坐鎮指揮,創新警務統籌聯動工作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常平公安分局打擊專辦始終樹立片區工作“一盤棋”思想,爲確保打擊行動取得實效,充分發揮片區統籌聯動優勢,打破原有格局的掣肘,突破現有機制的侷限性,積極會同片區“統籌辦”進行協調統籌,彙集優勢警力,成立片區專案組,有效打破區域信息壁壘,實現情報共享,信息互通。

除了打擊,巡邏防控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東莞市局統籌指導各分局根據街面犯罪的發案規律和特點,建立完善“分局—派出所—警務區”三級巡防工作機制,科學部署街面巡防警力。通過開展便衣伏擊、武裝查車、崗點執勤等形式,加強巡邏防控力度,全面加強路面的見警率和管事率,構建點線結合、整體聯動的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巡邏防控網絡。同時,各分局結合轄區實際,動員社會治安力量全民參與,羣防羣治。

智慧新警務

莞警“觸網”,開啓移動新時代

變是永恆的主題,對於東莞公安來說,從嘗試組建公安鐵騎到破小案,再到警務模式創新,構建統一的移動應用支撐平臺,開啓移動警務時代,都是在遵循着這個不變的規律。

2017年8月24日,剛被任命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的郭向陽在全市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情況彙報會上提出,警務移動是發展方向、必然趨勢,是真正爲基層減負的手段。辦公、溝通、審批、採集、查詢、比對等,基本可以在移動警務終端上實現,東莞的移動警務完全可以參考深圳模式。

東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科技信息總工程師莫傑東在全市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情況彙報會上,也提出東莞要向深圳學習。“大膽借鑑,學習深圳市局在移動警務建設和應用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佈局實用、好用、適合東莞公安實際的移動警務系統。”

事實證明,來自深圳的郭向陽,走馬上任後,給東莞公安帶來了不少先進經驗,源自深圳的公安鐵騎模式就深受東莞人的歡迎,很多困擾東莞公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今年3月1日,在全市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研討會上,郭向陽的專業見解和前瞻性刷新現場的民警認知。事實上,東莞公安信息化工作在全省處於下游水平,尤其是在基礎性的全端感知建設方面,不要說與廣州、深圳比,即使與佛山、中山等同類城市比,均落後於人家。郭向陽指出,東莞不能再猶豫,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智慧新警務”戰略的重要意義,開啓智慧警務新徵程。

啓動於去年9月的移動警務平臺“莞e警務平臺”已經完成基礎平臺建設,於今年1月開始運行。原市公安局副局長郭懷晉在會上也指出,東莞要抓警務模式創新,開啓移動警務新時代。按照規劃,今年8月31日前全警配備率80%,2019年100%全警配備,爲民警打造一個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移動應用服務平臺,圍繞“二標四實”、社區民警專職化等開發實戰應用,以信息資源的全面整合爲目標,實現查詢、採集、應用“一鍵觸達”的效能。通過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人工智能手掌應用,進一步減輕民警工作強度、增加警務實戰效能。

不久的將來,隨着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深入,數據驅動新型警務模式的實現,全市基層民警可通過授權就可進入兩網雙平臺,查看調度各探頭拍攝的實時畫面,真正實現可視化指揮、扁平化調度。經過多年普及培訓和強化訓練,“上班必開機、工作必上網”也將成爲民警的日常習慣,網上辦公辦案則會成爲民警的工作常態。

“二標四實”

築牢管理根基,建設智慧城市

東莞是全國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倒掛情況最爲嚴重的兩個城市之一,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實有人口一直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動態不準。要建設智慧城市和實施大數據戰略,最大短板是社會治理要素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動態不準,數據標準不一、系統林立、無法共享應用。

爲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水平,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東莞公安主動擔當,將“二標四實”基礎信息採集工作列爲本年重點工作。通過建立全市統一“標準地址庫”,建立全市各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社會服務管理工作的統一“標準作業圖”,開展信息採集大會戰,集中解決“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實有設施”存量信息問題;並建立標準作業圖、標準地址庫和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實有設施信息長效維護更新機制,動態解決變量信息問題,確保社會治理要素基礎信息全面、準確、鮮活;建立全市“社會治理要素基礎信息資源庫”,推動信息高度共享和深度應用;着力解決東莞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隱患,全面提升我市社會治理標準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大力提升羣衆安全感。

2017年5月,東莞公安與民政部門聯合開展全市地名現狀梳理暨門樓牌規範管理工作。由民政部門統一梳理和審批全市歷史現狀路街巷名稱,解決道路重名、無名、一地多名、不規範命名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公安部門編制和安裝具備二維碼的門樓牌,解決門樓牌歷史現狀存在的重、錯、缺、損等問題。通過規範管理,相當於爲東莞每一棟房屋建築賦予一個“座標”,可以精準地找到對應的房屋建築,解決因門樓牌缺失導致的例如物流寄遞找不到位置或找錯位置、房屋無法合法租賃、房產不能成功買賣、報警求助很難準確定位地址等問題。

隨着“二標四實”工作的深入推進,廣大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將會越來越便利。屆時,可以通過統一標準地址,並在地圖上直接標註,達到精準找到對應房屋建築的目標,爲廣大市民的出行帶來方便,所有的郵件、快遞等也能更加快速準確送達;通過採集實有房屋,達到對實有房屋,特別是出租屋全量掌握納管的目標;通過採集實有單位,實地核實單位實情、動態,可以爲工商部門商事登記,民政部門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的事中、事後監管奠定基礎;通過對視頻監控、消防栓、交通信號燈、通信設施、緊急避難場所等實有設施信息的採集,可以爲城市應急管理、民生服務和基礎建設規劃等提供服務;通過對實有人口信息的採集、更新,可以爲精準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工作提供最基本的要素。如通過精準掌握流動人口、適齡入學兒童的底數,可以在學校建設、辦學規劃等方面做得更好。

同時,通過對“二標四實”信息的有機整合,建立全市統一的社會治理要素基礎信息資源庫,實現分散在各個部門、各個業務系統中各類基礎數據的互聯互通。此舉,有效避免重複採集、重複錄入,切實保障信息全面、準確、鮮活,助推“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實現“數據多跑路、羣衆少跑腿”。

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東莞公安積極推進“二標四實”工作開展,截至7月27日,全市已採集實有房屋信息115萬多條。基本涵蓋了全市房屋建築,編制正式門樓牌信息160多萬條,是歷史編制數的2倍。目前,全市正在開展以“入戶聽民聲,服務暖民心”爲主題的“二標四實”基礎信息採集工作入戶大走訪活動。

機關實戰化

改革創新,打鐵還需自身硬

對於公安工作中硬件的投入建設,東莞公安一點都不含糊。在隊伍軟實力建設方面,他們也從沒鬆懈。在東莞公安隊伍建設上,郭向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作爲社會治安治理的主力軍,東莞公安要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爲,必須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必須是一支對黨忠誠、廉潔高效、作風過硬的隊伍,是一支人民滿意的警隊。

在基層民警眼裏,這個從深圳過來的新局長,有很多新想法,務實,更接地氣。做起事來是風風火火。郭向陽上任後,大力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希望通過完善執法制度、加強執法培訓、強化執法管理和監督、推進執法公開和透明,提升執法辦案能力水平,努力讓羣衆在每一起案件辦理中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的檢驗,得到羣衆的認可。

起步於基層的郭向陽,深知基層工作的重要性。這一年,東莞公安積極改革創新提升警務效能。按照“減員、提資、增效”的總方針,積極穩妥地推進輔警隊伍規範化工作。既要基層減壓釋負、提質增效、激發活力,也要推進機關瘦身、警力下沉,實現機關實戰化工作。大力推進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派出所矛盾糾紛調解問題,有效爲派出所減負;深入推進創新警務統籌聯動工作,優化全市警務資源配置,提升全市警務工作整體效能。

據統計,全市33個分局共計將371名機關警力下沉到派出所,莞城等19個分局派出所警力佔分局總警力達到50%以上。全市各分局轄區派出所勤務模式已全面鋪開“4班3運作”,有效提升一線隊伍戰鬥力。

微發佈

及時公佈信息,構建緊密警媒關係

對於東莞公安這一年的變化,媒體記者更有感觸。因爲社會結構複雜,各種犯罪充斥,過去幾年,東莞公安與媒體一直處於“防備”與“被防備”的狀態,很少有深入交流。

這位從深圳過來的局長打破了這個僵局。郭向陽主動擁抱媒體,上任不久就組織所有駐莞媒體座談,讓媒體記者幫助他們找出工作存在的問題。從防備到信任,警媒關係越來越緊密。東莞公安還組織一線記者與分局一線新聞發言人進行實戰對抗演練。還將新聞發佈工作實戰化、系統化,讓全市33個分局都參與進來,形成每週一次的新聞微發佈。要求所有分局自行擬定題材舉行新聞微發佈,接受媒體記者的提問。這種改變,既能及時向社會公佈公安信息,也拉近了警媒關係,讓基層分局知道媒體記者並不可怕,也讓媒體記者知道,基層分局並不是不好溝通。

今年6月28日下午,東莞市公安局召開警媒交流座談會暨新聞顧問聘請儀式,向15名新聞宣傳顧問頒發證書,警媒關係更進一步。

郭向陽說,東莞涉警輿論環境非常寬鬆,甚至是非常優良。公安新聞宣傳工作在媒體的支持下,不斷向縱深發展,爲東莞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接下來,東莞公安將推出創新宣傳方式的系列舉措。其中,持續深化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不斷深入固化崗位職能,提升新聞宣傳專業水平,主要目的是爲了更好地統籌公安宣傳工作,更好地實現警媒合作。

東莞公安在繼續深化新聞發言人隊伍及機制建設的基礎上,加強全市公安新聞宣傳工作隊伍專職專業化建設,在各分局、市局各部門及公交分局分別布建了公安新聞通訊員、影像管理、官方自媒體管理三個主責崗位,着力挖掘更多、更具亮點、更有溫度的圖文聲像素材,更快、更有效地對外宣傳。此外,還建立了13項公安新聞宣傳工作制度,助力新聞宣傳隊伍的實體化運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