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阿樓西杯》,與自然對歌的密碼

《阿樓西杯》,怒語意爲吉祥幸福的歌舞。

2005年,列入第一批怒江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選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雲南卷》。

蘭坪怒族自稱“若柔”,怒族語意爲“麥人”,他稱多種,是怒族的一個支系。史稱“廬鹿蠻”,於唐代遷入蘭坪,聚居兔峨鄉,有3325人。信仰以萬物有靈爲核心的自然崇拜。怒族的舞蹈和歌曲,體現出心地純善和詩歌的音樂美,也反映出改造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善良願望和大無畏精神。

Nature

怒族信奉樹神

祭祀

各村寨都選有一株年代久遠的松樹或櫟樹作爲本寨祭祀的對象,他們相信樹神能主宰一方的吉凶禍福。每年的正月初二和清明前後,要舉行祭樹神活動。

屆時,寨中男子云集樹神周圍,在祭司的帶領下,向樹神敬獻一隻大紅公雞,或一隻黑山羊及酒、餈粑等食物,祈求樹神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年景。

 爾後,大家拉手圍成圓圈,邊歌邊舞《阿樓西杯》。歌舞時,領唱的身披蓑衣,男子扛犁頭,女子扛鋤頭,儼然一副不畏狂風暴雨,堅持盤莊稼,迎豐年的裝扮。反映了怒族人民熱愛生活,讚美勞動的樸素而高尚的品質,以及在自然力面前的堅強意志和樂觀精神。

 同時以衆合拍兄妹對歌領唱的形式,各自誇獎自己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和功勞;表現農業生產規律和總結盤莊稼的經驗和技能;抒發人們對生活的理想願望和激情,祈福風調雨順的年景,頌揚國泰民安的盛世!

(來源:蘭坪在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