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彈琵琶”,反向立意,利於打破認識常規,提出自己全新的見解,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恰當運用此法寫議論文,可使文章在立意上新人耳目,從而獲取高分。

運用這種方法寫作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立意追求不同凡響。即敢於跳出慣常思維老框框,提出與衆不同的見解,敢於破除常人思維方式和舊的傳統觀念的束縛,發常人之未發,寫他人之未寫,標新立異。如此,立意就會不同凡響。如篇題爲《墨守規則亦爲大道》的高考滿分,就是由“墨守成規”反彈而來,立意不同凡響。

二、論點要經得起推敲。逆向思維、反向求異須在特定語言環境或特定社會背景中進行,要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不可違背客觀規律,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否則立論會出現偏頗或錯誤。記得2014年的江蘇高考作文題,談“朽”,也可以從反面立意的:正因爲有“朽”,才自有一份從容,一份淡然,一份不敢辜負此生的執念。“朽”與“不朽”本身就是生命完美的整體,這樣的“反彈立意”經得起推敲。

三、“反彈”不具普遍性。並非任何事物或觀點都可以進行逆向推論,具體情況要做具體分析。那些違反科學道理,有悖於人們共識和傷害人感情的“反彈”,都是不可取的,那些不管不顧的“亂彈”一定要杜絕。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貶抑老鼠已成共識,若執意褒揚它,想借此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人們將難以贊同。

【例文展示】

其實我不崇拜屈原

劉蓉琛

常常讀到有關屈原的詩文,總能讀到一些頗富感染力的讚美之詞,諸如“屈子之魂,雖逝猶生”,“萬年不朽,青史生輝”等,不一而足。

我不否認這類讚美之真誠。的確,作爲一代名臣和詩人的屈原,其性格之傲岸、品行之高潔、理想之高遠,令人肅然起敬。尤其是那潔淨的靈魂,如青蓮之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又如汨羅之江水,長流不息,堪稱“國魂”。

然而,我並不崇拜他。這絕非有意挑戰權威,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是覺得他的人生觀過於狹隘。

屈原生前浩嘆“舉世皆濁我獨清”,唯有一個漁父同情但並不認同他;漁父開導他“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便可以想見其被社會遺棄之程度。想來,流放中的屈原同我們時常在街頭、垃圾堆前見到的靠乞討爲生的流浪漢差似。只因他縱身汨羅江中,才讓世人對他的崇敬上升到了一個頂峯,並且千百年來,一直爲人們傳頌。

然而,對於他的死,我總覺得世人的讚美有些讓人莫名其妙。在我看來,他的死,原本就是一種文人的懦弱和迂腐的表現。

屈原爲何投水?因爲楚國的覆滅讓他自己的理想也隨之破滅。在萬念俱灰之下選擇這樣一條不歸之路,對於常人來說可以理解,但對屈原,我不能理解。

他的這一被後人讚美有加的舉動讓我看到的是他的一顆心缺少“憂民”的成分,他最愛的其實是楚國的朝廷,是他的理想,而不是他的百姓——國家雖亡,百姓猶在!因此僅憑一句“哀民生之多艱”的詩句就說明他心繫蒼生並非一種理性的判斷。

楚國到底該不該滅?即使放在當時來看,也是該滅的——對於苦難中的百姓來說,只有戰亂結束方有寧日——而當時的楚國註定要覆亡於強秦之手,與其垂死掙扎徒增百姓之苦,何不讓百姓早一些做一隻“太平犬”?想來身心俱疲的亂世百姓,內心深處也是渴望統一的——只是不能隨意說出,以免被扣上永遠也說不清的“賣國賊”的帽子。想一想楚國朝廷,君主昏聵,奸臣當道,所謂“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被滅,不僅應該,而且理所當然!那麼,聰明絕世的屈原爲什麼會爲了這樣一個朝廷甘願赴死呢?因爲他並沒有認識到,郢都的易幟,消逝的只是一個腐朽的統治集團,而不是楚國的黎民;楚國的滅亡,帶給百姓的並不一定是苦難,而有可能是新生。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麼?實行“美政”——聖君賢相治理天下。這到底是想讓自己名垂青史,還是讓統治階級興旺發達,還是爲了讓天下蒼生安居樂業?如果根本目的是最後一條,那麼,他更沒有死的理由。一個爛透了的腐朽王朝覆滅,必有一個充滿新氣象的王朝崛起,這是歷史的規律。那麼屈原憑什麼極端地認爲,楚國的覆滅就意味着他政治理想的破滅?百姓尚未安康,時局尚未確立,未實現自己當初誓言的屈原憑什麼就那麼將自己的生命人爲地結束,從而讓當初的信誓旦旦隨風飄去?

我說的屈原狹隘,完全不是指他的品行,而是指他不懂得“至剛則必折”的道理——或許他是“當局者迷”吧,或許是作爲王族身份的他本來心裏就只盛放着那個朝廷從而陷入愚忠吧。

因“剛”而死,或許會成爲——實際上已經成爲一段美談,然而,終究沒有給後人創造出什麼實績——我指的自然是政治上,就如李冰父子的治水。

愛國,當以民爲本。其實生活在屈原前面的孟子早已提出“民貴君輕”的至理,倘若本末倒置也算愛國,這樣的愛國不要也罷。

【點評】

一直以來,人們對屈原懷着一種崇敬的態度,本文作者卻“反彈琵琶”,翻出不崇拜屈原的新聲,震聾發聵,催人卒讀。作者認爲,屈原投江而死,並非愛國表現,是一種文人的懦弱和迂腐。認爲楚國的覆滅就意味着他政治理想的破滅,這是屈原不懂得“民貴君輕”的至理,心中缺少“憂民”成分的表現。後世僅憑“哀民生之多艱”一句詩就說他心繫蒼生,並非一種理性的判斷。文章立論新穎,持之有據,令人信服。

【誤區警示】

“反中求正,正中求反”的反彈琵琶法,雖是立意出新的好方法,但需要克服不管客觀實際,刻意“標新立異”的心理,否則,很容易走入以下三個誤區:

一是思想觀點偏激。反彈琵琶,個性表達,應有明確的底線,即不能悖於社會的主流意識,不能違背大多數人認可的價值觀念。寫議論文,其實是作者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故的認識和價值判斷。因此,決不能爲了作文立意“創新”而讓思想出現偏激。所以,當你擬用反彈琵琶構思表達時,一定要慎之又慎。如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有人說可以“我能在沙漠裏安個家嗎?”立意,筆者認爲有偏激之嫌。

二是思維並非逆向。思維是多向的,對同一個問題或事物,我們可以正向看,可以反向看,可以側向看,反彈琵琶所用的思維從嚴格意義上說,只能是反向思維,即只能從已成定論的反方向思考。如有人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去談,說“愚公移山”不如“搬家”,因爲移山的成本太高;有人從“移山”破壞了生態的角度去談,批評愚公不該移山。這是一種求異思維的結果,卻不是反彈琵琶。如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材料中的“心在哪裏,風景就在哪裏”就是構思立意的關鍵詞,不能作“心不在那裏,風景就不在那裏”式的“亂彈”。

三是是非界線混淆。反彈琵琶雖多是從已有定論中發現新義,但並非所有已成定論的東西都能夠翻新。如有篇《“螳臂擋車”新議》,讚揚螳螂敢於伸出前腿阻擋滾滾向前的車子,粉身碎骨都無所畏懼。這樣“領異標新”是非就混淆了。因爲成語中的車子代表新生事物,甚至是“歷史的車輪”,有不可阻擋之勢,而螳螂只是不自量力的小丑形象,其行爲後果必然自取滅亡。這是歌頌反對改革、阻止新生事物發展的人,是非、立場就有了問題。

總之,爲使考場議論文立意求新,一定要善於反彈琵琶,不能爲了一味求新而“亂彈”琵琶。

【“反彈”集錦】

(1)松樹,四季常青,於是就把它作爲堅韌不拔、生命力頑強的象徵。是的,松樹的這一特點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讚譽,無論是風霜雨雪,都改變不了松樹的這一特色。可是,松樹的不足恰恰就在此:這叫做一成不變。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樹那樣一成不變,社會還會發展嗎?在不斷改革與創新中開拓前進,纔是我們所需要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松樹的這一短處不能等閒視之。

(2)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老實人多半是馴良的,聽話的,與世無爭的。《現代漢語詞典》上對“老實”的一種解釋是“規規矩矩,不惹事”。而我們今天可以不這麼看。當代的老實人應該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心裏怎麼想,嘴裏就怎麼講,敢於堅持真理,敢於提出有些人不敢提的不同意見。

(3)我們經常嘲笑瞎子點燈白費蠟。其實,瞎子在黑夜裏點燈,不是爲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他,不會誤撞他,這樣就可保護了他自身的安全。假如人們都能學學提燈籠的盲人,既爲別人照路,又能幫助自己,那又有多好啊!

(4)耗子是有害的動物,應把它消滅乾淨,不管是用老鼠藥,還是滅鼠器,或是用其他什麼方法。狗拿耗子有又什麼錯呢?貓可以捉耗子,狗爲什麼就不能呢?狗拿耗子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管‘閒事’,是於國於民都有益的事。相反,見到耗子不拿,見到壞事不管,只會害人害己,以至國無寧日、民無寧日。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