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青年汽车上热搜

日前,《南阳日报》头版报道:水氢发动机在我市正式下线啦,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该市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在试乘之后,连连赞叹:“Very good!”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南阳日报》报道

这样一条消息瞬间引爆了舆论,都什么年代了,报纸上竟然还会出现这样荒唐的报道。年青一代可是看着脑白金广告长大的,化学实验谁没做过?能量守恒定律谁没听说过?

中国最不缺骗子,而除了企业家和创业者,骗子也是对市场最敏感的那群人。车联网、氢能源、虚拟货币、人工智能无不成为骗子们热炒的概念,而骗子们也十分懂得互联网大势,一方面在网络上大肆虚假宣传,一方面则搞起了渠道下沉。

就拿车联网来说,车智汇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号称在车上安装一个小设备,连上手机,就可以知道车上的故障了,哪个地方该维修,该保养都可以在手机上查询。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售价1400元,对汽车一窍不通的大爷大妈们为了孩子的行车安全,很容易上当受骗。要是真有这么神奇,汽车厂商和4S店都白混了。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车智汇”车联网骗局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当当币”投资骗局

这家名叫“青年汽车”的公司,老总可是有些来头,该公司网站上“董事长风采”的照片,真真的是有90年代老一代企业家风采呢。估计这位庞青年总裁,年轻那会儿肯定没少喝脑白金,对史玉柱那一套门儿清。不过,时代不同了,搞点互联网金融多好骗钱呐,骗完了跑路,非得搞这么重的产业。当然,最让人气愤的是,这家公司竟然还拿到了政府40亿的扶持资金,不“Very good”也不行了。

不过,这个价值40亿元的笑话背后,也揭示着大众对于氢能源领域的认知盲区。由于氢能源还没有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消费品,因此,对于氢能源生产、氢能源汽车、氢能源存储、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的了解也并不深入,难免被一些自媒体和炒作者神化。

氢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到底如何?在2019德国汉诺威展上,嘉宾大学的嘉宾和学员们亲眼见证了世界氢能源产业的现状。

国外:氢能源产业链已经成型

对于今年的展览,凯石投资合伙人俞铁成最关注氢能源领域。他说:“氢能源参展商比前年多了估计2倍以上,从制氢、储氢、加氢站、氢发动机、到氢能源汽车,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成型。我在氢能源馆花了最多时间,与三家企业高管探讨合作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可行性,几乎每个高管都知道中国政府现在大力推动氢能产业,都对我的合作建厂提议双眼放光。”

国轩高科研究院长杨续来则对比了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区别,并展望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他说:“锂离子电池欧洲本土企业基本没机会了。CATL(宁德时代)和LG等亚洲企业被拿来支撑德国纯电动汽车战略。展会现场,除了国内几家小型消费类电子电池公司参展外,未看到其他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方参展(仅有一个美国固态电池研发团队参展)。因此,氢燃料电池将是欧洲企业在新能源知识产权方面布局的重点。”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法国McPhy公司展示的氢气解决方案

杨续来还观察到,国外的氢能产业链已经基本完善,“燃料电池电堆、压缩机、钢瓶等产业链技术布局逐步完善。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都已将氢能定义为5年或10年以后的车用能源,这与丰田开放2万余项燃料电池专利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全球车企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PK。中国目前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以锂离子电池为基础的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300余万辆,而燃料电池将是十四五战略中重点要发展的技术领域。”

汽车行业无疑是氢能源应用最热的领域。2014年,日本丰田公司推出了首辆氢燃料电池轿车Mirai,同时宣布旗下相关专利无偿公开,促进了燃料汽车行业的发展。最近还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北京设立一家研究院,研究使用氢能源的汽车技术及有望缓解中国环境问题的其他节能技术。知情人士称,丰田力求加强制造能力和分销渠道,以期在中国拓展业务。此外,日本政府提出,到2025年要扩大氢的使用范围,大概整个装置氢能的发电装置要到140万台,家庭的分布式发电要到560万台,相当于十分之一的日本家庭户数。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丰田氢能源汽车生产线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正在加氢的丰田汽车

除了日本,欧美和韩国也在大力发展氢能源,并把氢能源作为国家战略。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此前曾在央视节目中提到,欧盟把氢能源的发展作为了一个主体计划,于2017年启动了氢动力汽车联合开发的计划项目。2019年,欧洲又发布了氢燃料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图。2015年,美国也提出了大力投资发展与先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相关的发展计划,美国35个州的加氢站也已经开始运行。美国加州在2018年就有将近37座加氢站。时任州长的施瓦辛格他对于氢能作为能源的作用非常敏感,因此目前加州在氢能汽车的示范应用中走到前面。此外,韩国现在也开始了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源的开发,大概2020年计划建立80座加氢站。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美国加州的加氢站

国内:飞速发展藏隐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攻克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该催化剂能够解除氢燃料电池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危机,延长电池寿命,拓宽电池使用温度环境,在寒冬也能正常启动。该研究使氢能源汽车有望民用推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累计运行氢燃料电池车辆近千辆,运营加氢基础设施12座,在建20座。国内对于燃料电池汽车一直积极支持态度,补贴在2020年前不会退坡。

2019年的两会,总理在两会政府报告里面明确写了:“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据干勇介绍,当前整个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掀起了高潮,现在看来,在北京、上海、天津,包括湖北、重庆、浙江、广东都开始了汽车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的试运行。张家口是国务院批准冬季奥运会上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区,在19个县区全面布局加氢站,在冬奥会上全部都用氢燃料汽车。而且中国首条自动化氢燃料电池的发动机大批量地应用将在这里正式投产。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张家口燃料电池公交车

山东甚至提出了建立“氢谷”的概念,基于电解铝产业等传统工业副产氢的基础,实现氢能源产业的快速部署。在山东还出现了一个对氢着迷的人物,山东重工集团的董事长谭旭光称,他很多年前就意识到柴油发动机以后可能要被氢发动机代替,甚至准备投资500亿启动氢能发动机的研发。

氢燃料电池企业也已经在筹备上市。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亿华通是新鼎资本去年2月进入的项目,投资5000万。2016年,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氢能第一股”。2018年8月,亿华通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营收猛增412%,经营收入达3700万。“如果没有科创板,亿华通利润太少,只能去境外上市。”某投资人评价道。

高科技概念下的骗局、传销、忽悠,谁是“青年汽车”们的韭菜?

亿华通推出的燃料电池模块

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氢能源汽车提供了一个参照,尽管市场空间很大,资本与国家补贴投入也很大,但是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用户评价上,电动汽车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电动汽车生产厂商在盈利上也非常艰难,电池技术及产能成为制约电动汽车行业的掣肘。

前有PPT造车,后有水氢发动机,像“充氢5分钟,续航1000公里”这样的大肆宣传的广告还有很多。跟电动汽车一样,氢能源的发展道阻且长。而在资本的热捧与政策和补贴的利好下,像氢能源这样被神化的技术绝不仅仅一项,而像青年汽车这样的“大忽悠”也绝不仅仅是这一家。

相关文章